2024-11-05 | 中央社
中國高教科系大調整 昔日熱門學科變冷衝擊教師
中國的大專大學今年撤銷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布點1670個,規模號稱史上最大。德語、土木、市場行銷這些在本世紀初一度高分的科系,如今在許多高等學校裡消失。
中國教育部副部長吳岩9月下旬在新聞發布會上談到,今年增設了國家戰略急需專業布點1673個,撤銷了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布點1670個,「調整力度應該說是空前的」。鳳凰網財經3日發布報導,指出這波高等學校科系調整帶來衝擊,讓老師不得不去適應。
在一所高職院校教德語的顧圓(化名),其任教專業今年6月被撤銷。曾有學生在課堂上直接掏出手機,一掃,5秒鐘後譯文就出現在螢幕上。學生問她:「現在技術已經這麼發達了,我們為什麼還要學外語?」
報導指出,為了自救,語言類學校近年來紛紛推出「外語+」,藉計算機、法學、經濟學等相對強勢的專業增加吸引力,還出現了和工科交叉的「西班牙語-採礦工程」、「德語-木材科學與工程」等項目。
曾經自豪「能把這麼好的語言學好」的顧圓,決定轉做和德文無關的行政。
除了許多外語科系面臨挑戰,受到房地產不景氣影響,土木與建築科系也有大挑戰。
廣東一所專科院校建築工程系的老師羅蕓(化名),還在煎熬中。去年8月,同學院的建築設計系突然宣布停招,她就有不祥預感。今年6月,建築工程系最新一屆的招生計畫公布,比往年少了一個班。
羅蕓12年前高分考入土木工程,3年前逃離了未發年終獎金的房地產公司,進入大專院校,但最終還是沒能躲過房地產行業衰退的連鎖反應。
有些人問為何不辭職,因為「新的工作更難找」。羅蕓一個在名校讀博士班的朋友臨近畢業,投了大量的履歷幾乎都石沉大海,一番波折後終於入職了一所普通學校。
還有41歲的馬亮(化名),親歷過3次任教科系被裁,先後待過電子信息、室內設計、城市軌道交通幾個專業,每次做不滿5年,科系停招的通知就落到頭上。
據報導,教育技術學和產品設計也是兩個「高危」的科系。據中國教育在線統計,2018到2022年度,分別有51所和66所高校裁撤了這兩個科系。
在中國大陸,「教育技術學」主要是培養以電腦軟體輔助教學的人才,但現在許多年輕人從小就玩電腦長大,很多軟體不需要特別教就會,軟體本身迭代也快。
報導說,大幅裁撤科系的同時,這些院校也增設了大量新科系,以新工科為主,「智能/智慧+傳統工科」是其中一個典型的模式。科系加上這些名稱,往往都能提高錄取分數。
中國教育部副部長吳岩9月下旬在新聞發布會上談到,今年增設了國家戰略急需專業布點1673個,撤銷了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專業布點1670個,「調整力度應該說是空前的」。鳳凰網財經3日發布報導,指出這波高等學校科系調整帶來衝擊,讓老師不得不去適應。
在一所高職院校教德語的顧圓(化名),其任教專業今年6月被撤銷。曾有學生在課堂上直接掏出手機,一掃,5秒鐘後譯文就出現在螢幕上。學生問她:「現在技術已經這麼發達了,我們為什麼還要學外語?」
報導指出,為了自救,語言類學校近年來紛紛推出「外語+」,藉計算機、法學、經濟學等相對強勢的專業增加吸引力,還出現了和工科交叉的「西班牙語-採礦工程」、「德語-木材科學與工程」等項目。
曾經自豪「能把這麼好的語言學好」的顧圓,決定轉做和德文無關的行政。
除了許多外語科系面臨挑戰,受到房地產不景氣影響,土木與建築科系也有大挑戰。
廣東一所專科院校建築工程系的老師羅蕓(化名),還在煎熬中。去年8月,同學院的建築設計系突然宣布停招,她就有不祥預感。今年6月,建築工程系最新一屆的招生計畫公布,比往年少了一個班。
羅蕓12年前高分考入土木工程,3年前逃離了未發年終獎金的房地產公司,進入大專院校,但最終還是沒能躲過房地產行業衰退的連鎖反應。
有些人問為何不辭職,因為「新的工作更難找」。羅蕓一個在名校讀博士班的朋友臨近畢業,投了大量的履歷幾乎都石沉大海,一番波折後終於入職了一所普通學校。
還有41歲的馬亮(化名),親歷過3次任教科系被裁,先後待過電子信息、室內設計、城市軌道交通幾個專業,每次做不滿5年,科系停招的通知就落到頭上。
據報導,教育技術學和產品設計也是兩個「高危」的科系。據中國教育在線統計,2018到2022年度,分別有51所和66所高校裁撤了這兩個科系。
在中國大陸,「教育技術學」主要是培養以電腦軟體輔助教學的人才,但現在許多年輕人從小就玩電腦長大,很多軟體不需要特別教就會,軟體本身迭代也快。
報導說,大幅裁撤科系的同時,這些院校也增設了大量新科系,以新工科為主,「智能/智慧+傳統工科」是其中一個典型的模式。科系加上這些名稱,往往都能提高錄取分數。
最新國際新聞
-
-
韓情報單位:赴俄烏戰爭北韓軍約3000人死傷
(32 分鐘前) -
美菲日3國領袖通電話 矢言深化合作關係
(52 分鐘前) -
不畏鬧鬼傳聞 石破茂首度在日本首相公邸過夜
(1 小時前) -
曾稱中國護照能帶人回國 網友籲演員吳京赴緬北救人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