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2° / 18° )
氣象
2024-11-07 | 中央社

川普勝選 學者:國際多邊改變台灣避險空間較小

川普勝出美國總統大選。學者張登及今天表示,川普習慣雙邊接觸、極限施壓、厭惡規則,民主黨在國際依循的多邊主義治理架構將有很大的改變;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避險空間較小。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勝選,將重新入主白宮。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7日召開「解析美國總統大選後國內外發展走向」座談會,多名專家、學者與會探討川普勝選後相關議題。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登及剖析,川普奉行「美國優先」,這是全球化自由國際秩序倒退,進步派與自由主義者強調國際團結、多邊主義;川普重視順序為美國優先、國家利益優先、相對利益優於國際制度,最後才是進步主義強調的價值。

「他會比較忽略所謂的全球公共財」,張登及舉例,氣候變遷問題的國際合作恐是悲觀前景,氣候變遷問題需要各個國家合作,不過川普恐認為這對於美國沒有太多利益,道德勸說也不管用,共和黨內也多有質疑氣候變遷真實性的聲音。

張登及指出,川普習慣雙邊接觸、極限施壓、厭惡規則,目前民主黨在國際布局依循多邊主義治理架構將有很大的改變。有些大多邊,川普早就不要了,北約(NATO)目前還存有;小多邊可能也會有所改變,後續可看川普如何對待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AUKUS)、四方安全對話(Quad)。

川普倘若對印太布局做出調整,相關國家如何因應?張登及認為,目前印太國家也各有內部問題自顧不暇,例如日本首相石破茂、南韓總統尹錫悅都面臨待處理的內部問題,可能會先抱持維持現狀、且戰且走態度。

他提醒,也要觀察美國後續在關稅與貿易赤字上可能施加的壓力,倘若壓力過大,恐使印太國家倒打「中國牌」。除了菲律賓外,其他國家多與中國維持還不錯的關係,或許會打破「安全靠美國、經濟靠中國」默契,要求美國讓步。

張登及坦言,相較於其他國家在大國博弈中有避險空間,台灣避險空間相對地較小,承受最大的、最多的來自美國的壓力。美國期望前線受中國威脅的國家站穩立場、做好國防準備,台灣在這部分確實沒有太大的議價空間。

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林正義認為,拜登(Joe Biden)政府重視南太平洋島國戰略,接任的川普政府會否延續尚待觀察;川普時任美國總統期間曾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晤,美日韓大衛營精神會不會延續也是觀察重點。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