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1°
( 23° / 19° )
氣象
2024-11-20 | 中央社

「這不是個大使館」論台處境 邀觀眾審思歐中關係

台灣、瑞士合製的舞台劇「這不是個大使館」歐洲巡演深受好評,巴黎場爆滿。導演凱吉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除希望呈現台灣地位與民主外,也邀請觀眾批判審思歐洲與中國等極權政府的關係。

由兩廳院與瑞士洛桑維蒂劇院合製的舞台劇「這不是個大使館」,自今年1月德國首演及4月返台演出後,已在駐法國台灣文化中心支持下於歐洲多國巡演,日前巴黎演出更是700人座大劇院4場皆爆滿,廣受好評。

「這不是個大使館」是柏林里米尼紀錄劇團(Rimini Protokoll)瑞士籍導演凱吉(Stefan Kaegi)於2022年在兩廳院駐館期間所作。

里米尼紀錄劇團以獨特的紀實創作手法聞名,將現實生活與劇場藝術相結合。在近2個月駐館期間,凱吉深入訪問70多位背景各異的台灣民眾,探究台灣特殊且複雜的國家定位與外交處境。

導演凱吉16日接受中央社訪問時提到創作的起心動念。他對於台灣不被國際普遍承認的地位,以及如何用創意的方式來推動外交感到很有興趣,例如文化外交,以及演員郭家佑的民間數位外交等。

他認為,「台灣和世界不能有更緊密的合作,不僅對台灣有害,對聯合國也有害」。

凱吉向來關注人物故事,他表示,「劇場是『再現』(representation)的場域,是劇場的重要課題;而外交的一切就在於如何『代表』(representation)」。

因此,凱吉嘗試讓這個被藝術自由保護的再現場域轉化為外交代表,「但在現實中,這是不可能的」。因此,現實與虛幻間的游移,便是這齣戲帶給觀眾省思的角度。

凱吉說,有鑒於俄烏戰爭等衝突,談論台灣的外交承認是重要的。「一方面,根據台灣歷史,我相信現況會持續,所以不像其他外國媒體,我不是恐慌製造者;但另一方面,我們總是該對未來可能發生的做好準備」。

在尋求國際民眾理解上,劇場能扮演角色。他告訴記者,建構人與人的連結是劇場擅長的,「劇場是同理的場域,彼此認同。希望彼此間越緊密,就越能與這個國家有連結」。

記者詢問,透過「這不是個大使館」捍衛台灣民主是否為創作動機之一。凱吉笑著回覆:「不用我來捍衛台灣民主,台灣人自己做得很好了。」

凱吉指出,「這不是個大使館」在海外演出時,確實也想藉機邀請觀眾反思歐洲自身與中國的關係。

他強調,反思歐中關係,絕非要歐洲與中國切斷連結,而是「批判地審視歐中關係,如我們想多依賴中國這個強權、歐洲的中國海外秘密警察局,以及被部分賣給中國的基礎建設、公司等」。

凱吉也想請觀眾,「批判地質問歐洲國家部分與極權政府眉來眼去,同時說著『歐洲民主行不通』的右翼政黨」。

他說,民主在全世界都受到威脅,必須透過交流、聆聽、烏托邦式思考讓它持續生長。除展現台灣民主外,凱吉也想讓各國觀眾思考,彼此意見、世代不同人們應該如何對話與合作。

助理導演暨戲劇構作(溫)思妮接受訪問時向中央社表示,「這不是個大使館」包含了地緣政治和跨文化議題。

她渴望這部劇能作為鏡子或投射,和當地觀眾發生反應,「這部戲不應該只關於台灣,我們期待觀眾在看戲時,能看到自身社會或國家的狀況。歐洲觀眾帶著對自己國家的疑惑在看演出,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腦內小劇場,與台灣進行對比」。

「這不是個大使館」以戲劇張力、舞台巧思,以及幽默諷刺的手法,深受歐洲觀眾喜愛,已規劃明年將繼續返回歐洲巡演。

(溫)思妮強調,作品不是台灣大外宣,而像台灣歷史與現況的懶人包,「我不希望觀眾看完馬上支持台灣,卻同時把台灣當成遙遠的他者,可憐台灣的國家命運」。

對她而言,更重要的,是作品引發觀眾的進一步好奇,「我們看似在討論國族主義,但其實是在思考國家作為一個單位,如何進步、共融」。

(溫)思妮告訴記者,作品3位背景、立場各異的演員,反映了台灣認同現況,「我們對未來的想像和抵達路徑不同,但愛土地的心都是一樣的」。

巴黎秋天藝術節演出後,此劇11月底將到法國南特獨特之所藝文中心(Le Lieu Unique)、12月初至由法國國立鳳凰劇院參與策劃的法國比利時跨境NEXT國際藝術節(NEXT Festival)演出。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