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4-12-03 | 中央社

去工業化超過?碳速度 歐盟嚴苛減碳加劇德國衰退

德國核心製造業近年紛紛關廠與外移,工業陷入寒冬。專家警告,目前德國「去工業化」速度已超過脫碳進程,呼籲政府調整過激減碳政策,避免汽車與能源密集型產業進一步衰退。

德國工業近日壞消息不斷,先是鋼鐵巨頭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宣布裁減40%員工,昨日「德國金屬工業工會」(IG Metall)也發起大罷工,抗議福斯汽車(Volkswagen)閉廠與降薪計畫。

此外,汽車供應鏈製造商博世(Bosch)和馬牌集團(Continental)也紛紛傳出裁員與業務縮減消息,德國能源密集與汽車工業正面臨嚴峻危機。

經研機構慕尼黑衣佛研究所(Ifo Institute)報告分析,德國工業產值自2018年以來持續滑落,整體下降15%,汽車產業下降18%,超過30%的工業部門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衣佛研究所所長菲斯特(Clemens Fuest)受「德國廣播電台」(Deutschlandfunk)專訪時警告,「去工業化現象正加速蔓延,若不採取果斷措施,德國經濟競爭力恐面臨深遠影響。」

歐盟嚴苛減碳政策加劇德國工業衰退

衣佛研究所前所長、經濟學家辛恩(Hans-Werner Sinn)指出,歐盟嚴格氣候政策是造成德國去工業化主因之一。

為實現2050年碳中和目標,2018年歐盟決議逐步淘汰內燃機引擎,並大幅壓低車輛平均碳排標準。然而,這些要求技術上幾乎無法達成,導致德國汽車產業深受打擊。

辛恩表示,這項政策的「巧妙」之處,是希望車企將零碳排電動車納入、降低車輛平均碳排放。他認為這實際上是一種欺瞞,因為電動車也會排放二氧化碳,只是它發生在遙遠的燃煤及天然氣「發電廠的煙囪」中。

不只歐盟,德國本身「氣候政策的極端化」是核心問題。

辛恩以聯邦議會去年通過的「能源效率法」為例,指出該法案表面上推動能源轉型,實則成為「去工業化法案」。根據該法,德國必須在2045年前將能源消耗總量削減45%,即使所有能源都來自綠能也不例外。

歐盟過度監管限縮德國工業靈活性

除了嚴格氣候政策,歐盟過度監管也限縮德國工業發展彈性。

當前歐盟法律和直接生效的規章佔德國立法30%,辛恩認為,這形成了一張緊密纏繞的網,像是「矮人用絲線束縛巨人格列佛(Gulliver)的把戲」,逐步削弱德國經濟的靈活與競爭力。

「歐洲工業圓桌會議」(European Round Table for Industry,ERT)主席伯爾斯梅爾(Jean-Francois van Boxmeer)近日受德媒「商報」(Handelsblatt)採訪時也指出,歐盟監管系統過於繁複,尤其在「市場集中度」審查方面,對跨國企業造成不必要的阻力。

他表示,審查上歐盟傾向將27個成員國視為獨立市場,而非一體化市場,這種做法大幅限制企業規模化經營潛力,對鋼鐵、化工等能源密集產業及半導體等高研發支出產業尤其不利。

伯爾斯梅爾警告,這種監管模式使歐洲企業在全球競爭中處於劣勢,迫使許多公司選擇遷移至監管較少且政策穩定的地區,如美國或亞洲。他表示,「當歐洲生產成本過高且監管繁瑣,企業毫不猶豫外移,這對歐洲工業基礎是致命打擊。」

此外伯爾斯梅也建議,歐洲應重新評估核能在能源結構中的角色。長期來看,氫能與核能將是工業發展不可或缺的能源選項,並批評德國關閉核電廠的政策「並不現實」,認為這使德國工業陷入更大困境。

提出若能落實前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Mario Draghi)今年9月在「歐洲競爭力報告」中的重要建議:同步思考「?碳」(decabonization)與工業競爭力,或能亡羊補牢改善歐盟投資環境、減緩德國「去工業化」速度,為工業復甦與經濟增長帶來希望。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