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7°
( 17° / 17° )
氣象
2025-02-02 | 中央社

經濟疲弱難找工作 中國失業工人回到老家不知所措

近半年來,不少到中國各大火車站搭車的民眾發現,拎著行李返回鄉下老家的人比平時多了許多。反倒是1月中開賣的春運火車票,餘票比往年要多,車站也不像往年擁擠。原來,他們不少人因為失業,新工作又久尋未著,只好提前返鄉。

那麼,這麼多來自農村及內陸四、五線城市的中國民眾,他們早早回到農村及小城的老家,都在做什麼呢?回到老家,就有事可做了嗎?有的人,還是會設法尋找比城市更難找的工作;但更多的人,則在家無所事事,拿著手機不是刷抖音,就是打遊戲,或是打牌喝悶酒,過得不知所措。

老家在河北省南部某縣農村的老馬,原本是北京市朝陽區一家飯館的廚師。近25年前他高中畢業,先在省會石家莊的餐廳裡當學徒,沒幾年就當上廚師。但他和其他農村小伙子一樣,隻身北漂,待過北京大小飯館及各種等級的餐廳。20幾年來,也混成了飯館裡的大廚,收入還算不錯。

然而,2024年是老馬廚師生涯的轉捩點。5、6月間,他工作的家常飯館生意銳減而關門,老馬只好一家家地另找廚師工作。沒想到,早年跳槽經驗豐富的他,找了許多家飯館和餐廳,都沒有廚師職缺,而這些飯館和餐廳,生意更是搖搖欲墜。

到了10月底,老馬和今年碩士畢業,和他一樣幾個月找不到工作的姪子,一同回到老家。好不容易,這對叔姪在鎮上的小飯館找到廚師和服務生的工作。但不到半個月,小飯館也關門大吉了。

老馬無奈地告訴記者,去年以來,像他一樣懷著失望心情回到鄉下老家的失業農村人,真的很多。在老家的小鎮上,往年春節時分才會出現的打工人面孔,這大半年多了起來。在他短暫擔任廚師的半個月裡,一些回鄉的打工人不時會到店裡,點個人民幣10元出頭的蓋飯埋著頭吃。有些人晚餐則可能再叫瓶啤酒,喝起悶酒。

「都找不到工作,年頭難呀」。老馬感嘆地說,先前一些打工人回到老家,說到自己失業時還會覺得不好意思,有人甚至不敢出門,只能躲在家裡。如今,失業的人多了,回老家的人也多了,人一多,失業就沒什麼不好意思的了。

和其他回到老家待業的人比起來,老馬算是比較積極的了。直到現在,老馬還是一直想辦法,在老家鄰近幾個鎮上、幾個縣城乃至市裡,甚至省會石家莊及隔壁河南省的幾個縣城,找找有沒有廚師的工作。結果,廚師缺少得可憐,離家都太遠且薪水太低,通勤太費時,租房子又划不來,只好放棄。

老馬說,和他一樣積極找工作或設法做點小生意的返鄉人,包括農民工在內,還是不少,但在中國當下的經濟環境下,絕大多數難以如願。畢竟,農村和小城市工作機會更少,更別提城市裡的送外賣或開網約車了,「根本接不到幾張單子」。

另一位去年11月回到安徽老家待業的「80後」小李,在北京求職時已經碰了不少壁,「專門碰壁,我都快成壁虎了」。

小李說,自己見到老家不少「60後」、「70後」的農民工老大爺,閒在家裡沒事幹,成天刷抖音和小紅書,要不就抽悶菸喝悶酒,找到牌友就偶爾「鬥地主」或打牌。有時一言不合,甚至就動起粗來。看上去,都像是在混日子,但這些老大爺心裡和他這個中年人一樣,其實既無奈,更有些不知所措。

小李提醒記者,事實上,老家在農村的中青壯年人,提前回鄉的是不少,但選擇繼續窩在城裡的,也不在少數。他們仍不願放棄城市裡相對「多那麼一點」的工作。但更實際的考量是,返鄉要花錢買票、要準備禮物和紅包比留在城裡花費更多,於是,這些人乾脆就不返鄉了。

原來,這就是這半年來,中國返鄉的遊子比平常多,過年前「春運」返鄉者比往年少的主因。春天終將到來,但他們不管留在鄉下還是返回城市,經濟上的春天何時能到來,恐怕還得再等等。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