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09 | 中央社
日本埼玉天坑救援遇3大障礙 當局放棄坑內搜救
日本埼玉縣八潮市一處路口1月28日出現「天坑」造成卡車掉落,相關單位近2週來面臨3大障礙,導致搜救失聯駕駛並不順利,因此決定放棄持續在坑內搜救,將評估更換地點。
八潮市一處交岔路口1月28日因發生大規模路面塌陷,形成深度約15公尺的「天坑」,內部堆積體積大且具一定重量的水泥瓦礫等物體,也有看似污水的水外溢。
事發當下駕駛卡車掉落坑內的74歲男性可能被埋在坑內,目前生死未卜。
埼玉縣政府表示,會出現路面塌陷的原因,可能跟多重因素造成下水道管路破損,土砂從管路龜裂處流入管內,掏空路基形成「天坑」。
日本TBS電視台報導,消防單位稍早表示,將放棄在「天坑」內搜救失聯駕駛的行動。接下來將進行評估,在發現疑似卡車駕駛座部分的下水道管路內進行搜索。
天坑意外後 時隔8天重啟正式救援
事發後一度中斷的救援任務,消防人員從今天上午7時30分左右展開時隔8天的正式救援。
不過,消防人員經過確認,未能在坑內發現有關男性駕駛下落的任何線索,加上外溢污水及有內壁崩塌等二次災害危險,所以決定放棄在「天坑」內的搜救行動。
消防單位接下來將進行評估,把搜救範圍縮小到發現疑似駕駛座部分的下水道管路內等處後再重啟搜索。
日前發現疑似駕駛座部分的地點,位於距「天坑」塌陷現場約100公尺到200公尺的下水道管道下游處。
讀賣新聞報導,「天坑」事發至今已近2週,有看法認為塌陷處要全面完成重建需耗時2年到3年,但在此之前要展開的搜救行動,過去一段時間面臨3大障礙。
第1道障礙:坑內積水
事發後不久,「天坑」直徑約10公尺,搜救人員還可以跟掉落坑內的卡車駕駛對話,因此,一度認為可以在短時間將人救出,不過,阻礙搜救的是坑內大量積水。
這些積水最初是雨水。路面塌陷造成地底下的雨水管道變形,雨水因而流入坑內,埼玉縣政府採取在管路上游處堆置沙包等阻止雨水流入。
不過,接下來是受損的下水道管路內湧出污水,這種情況可能是塌陷現場的下水道管路下游處因水泥及瀝青等瓦礫堵塞,造成污水無法順流而外溢。
第2道障礙:脆弱土壤
熟知關東地方地質的災防專家橫山芳春認為,「天坑」現場土壤多為泥及砂,從地表向下約20公尺應是特別脆弱的地層。
這裡的地下水水位也很高,埼玉縣東部一家建設公司業者說,「向下挖一公尺就有水跑出來」。
第3道障礙:硫化氫
相關單位2月5日在下水道管路內發現疑為駕駛座部分的物體,因此研判男性駕駛可能受困附近。由於搜救行動必須進入管路內,新出現的問題就是管路內充斥有毒氣體硫化氫。
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表示,截至2023年止的20年間,總計發生68起硫化氫中毒職災,共造成36人死亡。這些意外大多在從人孔處進入下水道管路進行檢查時發生。
埼玉縣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在「天坑」處的下水道管路內確認存在高濃度硫化氫,儘管消防人員平日就有針對發生有毒氣體展開救援的相關訓練,但這次事故現場的下水道管徑達4.75公尺,是巨大管路,污水流量多、發生硫化氫的風險也很高。
曾擔任過埼玉縣深谷市消防長的65歲田中章說,污水流動且充滿硫化氫的環境,已遠遠超過消防隊員能作業的極限,「非常危險」。
八潮市一處交岔路口1月28日因發生大規模路面塌陷,形成深度約15公尺的「天坑」,內部堆積體積大且具一定重量的水泥瓦礫等物體,也有看似污水的水外溢。
事發當下駕駛卡車掉落坑內的74歲男性可能被埋在坑內,目前生死未卜。
埼玉縣政府表示,會出現路面塌陷的原因,可能跟多重因素造成下水道管路破損,土砂從管路龜裂處流入管內,掏空路基形成「天坑」。
日本TBS電視台報導,消防單位稍早表示,將放棄在「天坑」內搜救失聯駕駛的行動。接下來將進行評估,在發現疑似卡車駕駛座部分的下水道管路內進行搜索。
天坑意外後 時隔8天重啟正式救援
事發後一度中斷的救援任務,消防人員從今天上午7時30分左右展開時隔8天的正式救援。
不過,消防人員經過確認,未能在坑內發現有關男性駕駛下落的任何線索,加上外溢污水及有內壁崩塌等二次災害危險,所以決定放棄在「天坑」內的搜救行動。
消防單位接下來將進行評估,把搜救範圍縮小到發現疑似駕駛座部分的下水道管路內等處後再重啟搜索。
日前發現疑似駕駛座部分的地點,位於距「天坑」塌陷現場約100公尺到200公尺的下水道管道下游處。
讀賣新聞報導,「天坑」事發至今已近2週,有看法認為塌陷處要全面完成重建需耗時2年到3年,但在此之前要展開的搜救行動,過去一段時間面臨3大障礙。
第1道障礙:坑內積水
事發後不久,「天坑」直徑約10公尺,搜救人員還可以跟掉落坑內的卡車駕駛對話,因此,一度認為可以在短時間將人救出,不過,阻礙搜救的是坑內大量積水。
這些積水最初是雨水。路面塌陷造成地底下的雨水管道變形,雨水因而流入坑內,埼玉縣政府採取在管路上游處堆置沙包等阻止雨水流入。
不過,接下來是受損的下水道管路內湧出污水,這種情況可能是塌陷現場的下水道管路下游處因水泥及瀝青等瓦礫堵塞,造成污水無法順流而外溢。
第2道障礙:脆弱土壤
熟知關東地方地質的災防專家橫山芳春認為,「天坑」現場土壤多為泥及砂,從地表向下約20公尺應是特別脆弱的地層。
這裡的地下水水位也很高,埼玉縣東部一家建設公司業者說,「向下挖一公尺就有水跑出來」。
第3道障礙:硫化氫
相關單位2月5日在下水道管路內發現疑為駕駛座部分的物體,因此研判男性駕駛可能受困附近。由於搜救行動必須進入管路內,新出現的問題就是管路內充斥有毒氣體硫化氫。
日本政府厚生勞動省表示,截至2023年止的20年間,總計發生68起硫化氫中毒職災,共造成36人死亡。這些意外大多在從人孔處進入下水道管路進行檢查時發生。
埼玉縣政府相關人士表示,在「天坑」處的下水道管路內確認存在高濃度硫化氫,儘管消防人員平日就有針對發生有毒氣體展開救援的相關訓練,但這次事故現場的下水道管徑達4.75公尺,是巨大管路,污水流量多、發生硫化氫的風險也很高。
曾擔任過埼玉縣深谷市消防長的65歲田中章說,污水流動且充滿硫化氫的環境,已遠遠超過消防隊員能作業的極限,「非常危險」。
最新國際新聞
-
-
台灣馳援洛杉磯野火 官方民間合捐3300萬元
(1 小時前) -
超級大雪襲擊日本 福島驚傳雪崩釀2溫泉旅館160人受困
(1 小時前) -
川普貿易戰再起!宣布將對鋼鐵、鋁徵收25%關稅
(1 小時前) -
川普承認與蒲亭通話 說終結俄烏戰爭談判有進展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