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6° / 15° )
氣象
2025-02-10 | 中央社

228歷史展覽與講座 打動溫哥華年輕一代

228即將來臨,溫哥華有一場探討228歷史的展覽和座談會吸引了100多名年輕人參與,主講人陳慧中和山人幸琪以說故事的方式讓年輕一代了解228,希望他們繼續在真相與和解的道路上前進。

昨天的活動是由Team Taiwan Club和西門菲沙大學台灣學生會共同主辦,主題是「228事件不為人知的故事- 台灣爭取正義與自由的鬥爭」。

主辦人之一林儀君說,「228」不僅是一段歷史,還具有時代意義,尤其在當今國際地緣政治動盪之際,人人更需要從歷史的脈絡中珍視自由民主人權的重要性。「研討會全程英語方式進行,就是希望讓海外年輕的台裔和非台灣人能多認識台灣歷史。」

曾任北美洲台灣婦女會總會長的白鷺鷥音樂中心總監陳慧中用真實故事說明台灣的「白色恐怖」,也介紹了許多關於228的出版書籍和藝術創作,還現場哼唱了歌曲,用淺顯的方式讓年輕一代了解當年不能說、不敢說的一段經歷。

陳慧中對中央社說:「我們總強調要避免歷史重演,所以無論是哪一代人都要認識歷史,才不會人云亦云,才能確保未來的方向走得更好。」

另一名主講人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UBC,又稱卑詩大學)教授山人幸琪用鮮活的例子,將歷史和當代做了連結。她對年輕學生提到二戰時期的日裔加拿大人也遭受很多不公平的對待,被無理地拘禁、迫遷,所以有些正在就讀UBC的日裔就失了就學機會。

「經過反思行動後,UBC找到當年受迫害的大學生史料,2012年頒給22名還活著的日裔加拿大人榮譽學位。你們沒有歷經人生大動盪,唯一的挫折可能是在新冠疫情期間的封鎖,有人無法上學、有人不適應網課,因此離開了原來的學習軌道,人生有了大轉折。我們可以試著想想228當年許多台灣菁英流離失所的悲苦心情。」

山人幸琪對中央社說:「我希望年輕一代能將心比心,了解歷史後開始與他們的長輩對話,聆聽就是一種莫大的安慰。」

現場的圖片展覽是以中英文雙語呈現,簡明扼要地梳理了1947年2月底至5月中所發生的悲劇,也說明台灣社會幾十年來追求真相與和解的努力。

出生加拿大、正就讀大學的陳彥銘說:「以前只聽過228,但從來不知道228的規模之大和影響之深,讓我很震撼。」

15歲的何書宇對台灣很陌生,上一次去台灣時僅6歲,但他說:「很高興有機會多認識台灣,228的歷史有深刻意義,等我再研究多一點,我就能向其他同學介紹這段歷史了。」

駐溫哥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僑務秘書林美玲說,這是一次難得的世代交流,具有傳承意義。「台灣和加拿大都是重視多元包容和公平正義的國家,年輕一代在此基礎上,一定能理解追求真相與和解的價值。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