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 | 中央社
中國兵工央企料重組 港媒:構建大兵器格局
港媒分析指出,中國一些央企及兵工企業預料會重組合併,其中兵工企業的重組是要構建「大兵器」格局。
中國的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東風集團)及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兵裝集團)日前各自宣布合併重組計畫,星島日報今天就此刊文指出,中國汽車行業大重組終於掀開了一角。
文章表示,去年7月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已經指出,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捲式」惡性競爭,如今隸屬於兵裝集團的長安汽車與東風汽車重組整合,已經成為板上釘。
文章並透露,除了上述車企重組,外傳中國兩大兵器央企也將合併,它們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兵工集團)及兵裝集團,前者主要涉及坦克和裝甲車的研製,以及彈藥供應,後者除了汽車,主要從事軍事裝備研發、設計、製造,兩者業務接近。
據指出,這兩大兵器央企在春節前後已經頻頻互動,似為重組做準備。
文章表示,兵工集團、兵裝集團是於1999年由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分拆而來;今年2月6日,兩大集團舉行工作會談,雙方一致認為,兩集團同根同源,新一年要「圍繞一個共同使命,建立一個工作計劃,形成一套工作機制,組建一個工作團隊,開啟戰略合作新局面」。
文章並指出,央企重組的一個難題是高層人事安排,兩大兵器央企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在軍隊反腐聲中,兵裝集團董事長許憲平、兵工集團總經理劉大山已經「失蹤」一段時間,也算是為改革「做貢獻」。
文章預期,兩大兵器央企合併之後,總資產將超過人民幣1兆,構建「大兵器」格局。
此外,香港經濟日報今天在相關報導中分析,東風集團和兵裝集團的整合公告邏輯是中國深化國企改革、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的國家戰略。
報導表示,2023年中國國務院國資委明確提出「推進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集中」,而汽車產業作為年產值逾10兆的支柱產業,承擔著「製造強國」戰略的核心使命。
報導認為,中國汽車產業長期存在結構性矛盾,有超過百家企業,但年銷量不足萬輛的「殭屍車企」占比過半。
2月9日,東風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東風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東風集團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
同一天,兵裝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東安汽車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長城軍工股份有限公司、建設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告,兵裝集團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
中國的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東風集團)及兵器裝備集團有限公司(兵裝集團)日前各自宣布合併重組計畫,星島日報今天就此刊文指出,中國汽車行業大重組終於掀開了一角。
文章表示,去年7月舉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已經指出,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捲式」惡性競爭,如今隸屬於兵裝集團的長安汽車與東風汽車重組整合,已經成為板上釘。
文章並透露,除了上述車企重組,外傳中國兩大兵器央企也將合併,它們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兵工集團)及兵裝集團,前者主要涉及坦克和裝甲車的研製,以及彈藥供應,後者除了汽車,主要從事軍事裝備研發、設計、製造,兩者業務接近。
據指出,這兩大兵器央企在春節前後已經頻頻互動,似為重組做準備。
文章表示,兵工集團、兵裝集團是於1999年由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分拆而來;今年2月6日,兩大集團舉行工作會談,雙方一致認為,兩集團同根同源,新一年要「圍繞一個共同使命,建立一個工作計劃,形成一套工作機制,組建一個工作團隊,開啟戰略合作新局面」。
文章並指出,央企重組的一個難題是高層人事安排,兩大兵器央企則不存在這個問題;在軍隊反腐聲中,兵裝集團董事長許憲平、兵工集團總經理劉大山已經「失蹤」一段時間,也算是為改革「做貢獻」。
文章預期,兩大兵器央企合併之後,總資產將超過人民幣1兆,構建「大兵器」格局。
此外,香港經濟日報今天在相關報導中分析,東風集團和兵裝集團的整合公告邏輯是中國深化國企改革、優化國有資本布局的國家戰略。
報導表示,2023年中國國務院國資委明確提出「推進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集中」,而汽車產業作為年產值逾10兆的支柱產業,承擔著「製造強國」戰略的核心使命。
報導認為,中國汽車產業長期存在結構性矛盾,有超過百家企業,但年銷量不足萬輛的「殭屍車企」占比過半。
2月9日,東風集團旗下上市公司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東風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東風集團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
同一天,兵裝集團旗下上市公司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哈爾濱東安汽車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徽長城軍工股份有限公司、建設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公告,兵裝集團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
最新國際新聞
-
-
越南商人非法開採稀土 走私2000多噸至中國
(34 分鐘前) -
萬那杜國會選出新總理 曾承諾與中國保持堅實外交關係
(39 分鐘前) -
川普下令鬆綁反海外貪腐執法 維護美企競爭力
(49 分鐘前) -
日本公務員酒後闖禍 遺失走私嫌疑人文件
(57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