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3 | 中央社
歐盟:持續挺世衛但無法填補美國退出缺口
美國宣布退出世衛、巴黎氣候協定及暫停對外援助,負責相關領域政策的歐盟執委拉碧表示,歐盟將維持對這些多邊機制的承諾,並確保其他國家繼續投入,但歐盟無法補足美國退出帶來的資金缺口,須全球共同努力。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決定退出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等一連串動作,對全球因應氣候變遷和防疫等公衛議題帶來衝擊,也令人擔心國際多邊合作前景。
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大會今天探討此事,並由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執行委員拉碧(Hadja Lahbib)出席報告。比利時籍的拉碧負責歐盟危機處理、平民保護和人道援助政策。
她表示,國際政治和經濟的新現實考驗所有國家能力,更需要國際合作。巴黎協定是突破性的國際多邊成就,促成重要的全球氣候行動,過去歐盟與美國密切合作實踐巴黎協定,雖然對川普政府的退出感到遺憾,但歐盟仍將力求與美國公私部門持續合作投入氣候轉型。
世衛則是國際健康合作的重要平台,歐盟都將持續擁護一個堅強、韌性的世衛多邊體系。
對於美國暫停對外援助90天,以及可能解散人道援助機構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拉碧表示這將嚴重衝擊全球各地的援助計畫,惡化人道危機、提高不穩定性和負面風險,不符合美國的長期利益。
她還提醒,美國留下的空缺將為「非理念相近」國家打開空間,使其乘隙而入,透過援助來脅迫、強化「反西方」的敘事。
拉碧指出,歐盟與27個成員國合計,是世衛最大的資金提供者,歐盟也是全球人道救援的最大捐助者,但全球人道危機升溫,資金已顯不足,美國退出留下的缺口靠歐盟無法填補,必須國際社會的所有人共同投入。
歐洲議會議員們的回應各自反映黨派立場,有的呼籲盡力與美國對話,有的要求歐盟放棄氣候政策,也有議員主張歐盟更積極投入永續、為國際做出模範,大概只有「反中」傾向是跨黨派議員這場發言的最大公約數。
例如極右派黨團「歐洲主權國」(ESN)議員安德森(Christine Anderson)在德國隸屬「另類選擇黨」(AfD),她高聲指控「美國國際開發總署資助武漢實驗室製造病毒」,又說「世衛被中國收買」。
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團(S&D)荷蘭籍議員查希姆(Mohammed Chahim)則表示,「當美國遲疑,中國就挺進」,批評川普退出巴黎協定是在幫忙中國提高影響力。相較安德森的極端,查希姆的說法得到其他議員發言呼應。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政府決定退出巴黎氣候協定(Paris Agreement)和世界衛生組織(WHO)等一連串動作,對全球因應氣候變遷和防疫等公衛議題帶來衝擊,也令人擔心國際多邊合作前景。
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大會今天探討此事,並由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執行委員拉碧(Hadja Lahbib)出席報告。比利時籍的拉碧負責歐盟危機處理、平民保護和人道援助政策。
她表示,國際政治和經濟的新現實考驗所有國家能力,更需要國際合作。巴黎協定是突破性的國際多邊成就,促成重要的全球氣候行動,過去歐盟與美國密切合作實踐巴黎協定,雖然對川普政府的退出感到遺憾,但歐盟仍將力求與美國公私部門持續合作投入氣候轉型。
世衛則是國際健康合作的重要平台,歐盟都將持續擁護一個堅強、韌性的世衛多邊體系。
對於美國暫停對外援助90天,以及可能解散人道援助機構美國國際開發總署(USAID),拉碧表示這將嚴重衝擊全球各地的援助計畫,惡化人道危機、提高不穩定性和負面風險,不符合美國的長期利益。
她還提醒,美國留下的空缺將為「非理念相近」國家打開空間,使其乘隙而入,透過援助來脅迫、強化「反西方」的敘事。
拉碧指出,歐盟與27個成員國合計,是世衛最大的資金提供者,歐盟也是全球人道救援的最大捐助者,但全球人道危機升溫,資金已顯不足,美國退出留下的缺口靠歐盟無法填補,必須國際社會的所有人共同投入。
歐洲議會議員們的回應各自反映黨派立場,有的呼籲盡力與美國對話,有的要求歐盟放棄氣候政策,也有議員主張歐盟更積極投入永續、為國際做出模範,大概只有「反中」傾向是跨黨派議員這場發言的最大公約數。
例如極右派黨團「歐洲主權國」(ESN)議員安德森(Christine Anderson)在德國隸屬「另類選擇黨」(AfD),她高聲指控「美國國際開發總署資助武漢實驗室製造病毒」,又說「世衛被中國收買」。
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團(S&D)荷蘭籍議員查希姆(Mohammed Chahim)則表示,「當美國遲疑,中國就挺進」,批評川普退出巴黎協定是在幫忙中國提高影響力。相較安德森的極端,查希姆的說法得到其他議員發言呼應。
最新國際新聞
-
-
義政府稱仍使用以色列間諜軟體 但絕未監控記者
(33 分鐘前) -
台中氣爆澳門遊客2死 陸委會:積極提供協助
(37 分鐘前) -
俄烏有望終戰 德總理:不能迫使烏克蘭接受和平
(40 分鐘前) -
油罐車混裝案喧騰一時 中國最高檢已提公訴
(44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