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6°
( 17° / 15° )
氣象
2025-02-21 | 中央社

礦產協議卡關 澤倫斯基還原美方施壓場景

在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拒簽礦產協議後,川普政府加碼力道,想讓烏克蘭簽下協議交出價值數千億美元的礦產權。華爾街日報並披露澤倫斯基所轉述當天遭美方施壓一景。

美烏礦產議題緣起於美國總統川普3日表示,他希望烏克蘭提供稀土和其他礦產,換取美國財政援助支撐戰事。澤倫斯基7日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迎合川普,除喊出「咱們做個交易吧」,還特別拿出一張曾標註為機密級的稀土和其他重要礦藏地圖與記者端詳。

然而,在川普政府拿出礦產協議提案內容後,卻遭澤倫斯基回絕;澤倫斯基稱他之所以拒絕,部分原因是美方沒掛保證會繼續在作戰中支持烏方。

美俄雙方代表18日排除烏克蘭於沙烏地雙邊會談,川普當天會後稱烏克蘭「本不該讓戰爭發生」,除暗示烏克蘭也須對戰爭負責外,也質疑澤倫斯基任期屆滿卻不改選的執政合法性。

澤倫斯基反批川普「活在假訊息世界」後,川普回轟對方「是個未經選舉的獨裁者」,還要澤倫斯基「最好快點行動,否則將失去你的國家」,雙方關係急降。

華爾街日報報導,白宮表示無法接受澤倫斯基拒絕簽署礦產協議以及對川普的批評。

白宮國家安全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今天向福斯新聞(Fox News)談及烏克蘭領導層時說:「他們需要冷靜下來,好好把內容讀過後把協議簽下。」

澤倫斯基先前表示他對達成礦產協議持開放態度,但中間尚待很多努力。

美方的相關要求最先是上週由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基輔(Kyiv)提出。

一名上週在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場邊與澤倫斯基會面過的共和黨國會議員,描述當時澤倫斯基與貝森特的互動狀況。

據澤倫斯基向這位共和黨人所轉述,當時貝森特在桌上把協議文本推過來,要澤倫斯基簽署。澤倫斯基很快看過後表示會和部屬再討論,然而貝森特卻將文本推得更靠近,還說「你是真的得簽下去」。

澤倫斯基轉述,他被告知若不簽的話,「華府的人會很不高興」他於是收下文件,但沒有承諾要簽。

美國財政部和澤倫斯基的發言人都沒有對此回覆,但澤倫斯基一名幕僚證實,貝森特當時有施壓。這名幕僚稱澤倫斯基感到驚訝者,除在於不給他更多時間與部屬研議就非得簽署的態度,也覺得任何這類價值不斐的協議,理應是在他與川普會面的場合簽署才對。

澤倫斯基形容川普政府這份礦產協議「是在沒報以安全保證下瓜分烏克蘭天然資源」。他在19日時說:「當時並非嚴肅的對話場合…我不能出賣我的國家。」

瓦爾茲今天說這份協議是「一個經濟夥伴關係」,也是一個讓美國能與烏克蘭共同投資經濟和天然資源的「歷史性機會」。

澤倫斯基19日告訴媒體,貝森特拿給他的這份協議,除開口要拿50%烏克蘭所列天然資源之外,其他都寫得「不清不楚」。他說雖然當時拒簽,但已準備好來商討出一份包含美方安全保證的礦產協議。

澤倫斯基說,他很感激美國在國防和財政方面對烏克蘭的援助,然而川普獅子大開口要求價值5000億美元的天然資源作為回報「著實太過分」。按澤倫斯基說法,美國給烏克蘭的軍、經援助約為1000億美元。

烏克蘭表示他們蘊含歐洲最豐富的鈦和鋰。鈦可用於製作飛機和軍艦所需的合金,鋰則是電池的關鍵原料;烏克蘭也蘊含稀土這類在國防和再生能源等高科技產業中的必要原料。

然而即便烏克蘭的稀土礦藏量可能很大,但就算是在平時也需大規模投資才能開採,更遑論許多礦區已淪入俄國占領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