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3°
( 14° / 13° )
氣象
2025-02-23 | 中央社

德國國會大選投票日 柏林選民踴躍投票民意紛呈

德國國會大選今天登場,選舉結果備受矚目。柏林選民一早陸續前往投開票所,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的政治訴求。有人關心移民與經濟,有人關心財政紀律,也有人關心教育問題。

中央社記者前往柏林市中心米特區(Mitte)投開票所現場採訪,許多民眾帶著狗狗或與小朋友一同投票,氣氛輕鬆。根據選務人員說明,柏林的投開票所多設於學校,每個站點約服務1000名居民。

德國選舉的郵寄投票比例約佔有選舉資格公民的三分之一,全國投票率則約75%,因此與其他國家相比,德國的投開票所鮮少出現大排長龍的情況,選民通常能在短時間內完成投票。

在這座國際化的大城市中,受訪選民對選舉議題看法不一,政治光譜分散,展現多元民意。

投票站外,選民Cuong表示,他最關心的議題是移民與經濟:「經濟疲弱往往助長極右民粹勢力,這是我投票時會考量的重點之一。即使某政黨的政策與我理念相符,我更在意他們是否能真正落實承諾。」

選民大衛(David)則表示,除了經濟發展與極右翼勢力崛起,他也關注烏克蘭問題。他說:「德國應該重新發揮歐洲領導力,成為塑造未來、充滿活力的國家。」

他認為可能在本次選舉中取得最多議會席次的基民盟(CDU),最能帶領德國恢復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選民亞力克斯(Alex)告訴中央社,他此次投票支持自民黨(FDP),並認為此前被聯合政府踢出執政團隊的自民黨應保留在聯邦議會中。「我覺得政治應該有不同的聲音,而FDP是個可以確保政府不會隨意花錢,並能維持財政紀律的政黨」。

長年由中間偏左社民黨(SPD)與左翼政黨聯合執政的柏林,也有許多重視社會福利與反戰的選民。成長於東德,經歷過冷戰時代的黑加(Helga)分享,她特別關心軍備與和平議題,她強調:「我們已經有太多戰爭,這些衝突總是與資源掠奪有關,而受苦的永遠是普通百姓。」

她呼籲德國政府應該反對軍備擴張,支持和平。

雖然移民、經濟與地緣政治議題主導今年的選戰,仍有選民關注全球暖化。選民佛瑞德里克(Frederik)最關注的即是「氣候變遷」政策。

佛瑞德里克認為,德國選前爆發多起汽車衝撞與持刀攻擊事件,「內部安全」因此被廣泛討論,但有被過度炒作的嫌疑,相較之下,氣候、教育等問題更為急迫。他希望透過投票傳達的訊息是,「德國應該回歸真正重要的問題,而非被情緒化的政治辯論牽著走」。

德國國會大選結果預計將在台灣時間24日凌晨揭曉。面對極右翼抬頭、經濟成長停滯與美國總統川普上台後的國際政治新局,德國此次選舉被視為攸關德國未來發展方向的關鍵轉捩點。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