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1° / 18° )
氣象
2025-02-25 | 中央社

德小黨未過關 梅爾茨與社民黨分歧大談組閣困難

德國大選原有機會進入國會的極左翼政黨未過5%門檻,使基民盟/基社盟與社民黨有望聯合執政。然而兩黨在政策上嚴重分歧,且基民盟主席梅爾茨競選期間對執政的社民黨不留情面攻擊,導致組閣談判困難重重。

德國大選結果大致底定,選前被認為有望進入國會的極左翼政黨「莎拉瓦根克內希特聯盟」(BSW),最終得票率僅4.97%,差1.3萬票未能跨過5%進入國會門檻。

BSW黨主席瓦根克內希特(Sahra Wagenknecht)正考慮對選舉結果提出異議,理由是海外德國選民未能有效投票,影響BSW過5%門檻機會。

憲法學者格雷齊克(Bernd Grzeszick)對此表示,儘管部分海外選民因技術問題未能及時收到選票,但不能就此判定這違反憲法保障的「選舉權」,大選結果不太可能被推翻。

BSW的落敗也影響德國國會席次分配。得票率合計約45%的基民盟/基社盟(CDU/CSU)與社民黨(SPD),仍能取得國會過半席次,成為當前最有可能的組閣選項。

由這兩個中間政黨組成的黑紅大聯合內閣,在德國歷史上並不罕見,特別在梅克爾主政16年期間,是相對穩定的聯合政府。

綜合德媒分析,此次由可能總理當選人、基民盟主席梅爾茨(Friedrich Merz)主導的組閣談判將遭遇極大困難,因為保守派的梅爾茨與中間偏左的社民黨,不管在移民、財政紀律、社會福利等政策都有巨大分歧。

此外梅爾茨選戰期間時常重砲抨擊執政的社民黨與綠黨,選前之夜稱社民黨是「左翼瘋子」、「精神不正常」等言行,更惹怒不少社民黨人士。

根據南德日報(SZ),許多社民黨人認為,選舉結果已經是歷史性慘敗,卻馬上要和梅爾茨領導的基民盟/基社盟組閣,「簡直比牙齒做根管治療還難受」。

而最令社民黨人無法接受的是,梅爾茨1月29日接受另類選擇黨(AfD)支持,在德國國會提出且通過限縮移民的「五點計畫」決議案。

普遍認為梅爾茨這個行為,打破德國中間派政黨長期奉行的「不與極右翼合作」原則,破壞德國「防火牆」,是對中間派與民主價值的背叛,讓部分社民黨人士堅決反對加入未來的梅爾茨政府。

不過,南德日報評論也指出,社民黨內的反對聲浪或可增加黨主席克林拜耳(Lars Klingbeil)等黨內高層與基民盟/基社盟談判的籌碼,對想要組建大聯合政府的社民黨人來說不見得是壞事。

根據德國憲法,新當選的國會必須在選後30天內召開第一次會議。梅爾茨昨天向媒體表示,希望能在新議期開始前完成初步的組閣談判,並在4月下旬復活節前完成聯合政府組建。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