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9°
( 20° / 18° )
氣象
2025-04-02 | 中央社

共軍演習有無代號 分析:讓外界弄不清規律

共軍東部戰區宣布今天在台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海峽雷霆-2025A」演練。軍事專家指出,演習有無代號有其政治目的,要讓外界對整個演訓規律弄不清楚。

共軍東部戰區昨天宣布,從1日開始東部戰區組織陸海空軍與火箭軍等兵力,在台灣周邊展開聯合演訓。當時沒有宣布演習代號與軍演何時結束。

對於演習代號的問題,台灣軍事專家亓樂義向中央社表示,演習有無代號是從政治上考慮的,「他可以有不同代號,也可以不發代號」,其目的是讓外界弄不清楚演訓規律。

亓樂義進一步指出,共軍現在的聯合戰備警巡平均每週有一次,共軍可以公布或不公不代號,目的可能是因應兩岸目前的情況。

他強調,比代號更為重要的是,共軍持續壓縮台灣海空防禦空間,讓國軍處於高戰備狀態,產生消耗。再來,中共可能想藉由演習測試台灣的底線與反制動作與邏輯,同時也在蒐集台灣的主戰裝備電子參數。最後,藉由軍演檢驗對台作戰的基本流程,之後再對對台作戰進行優化,研擬出可操作的對台作戰模式。

亓樂義說,「他只有靠演習,才可以了解我們的情況」。

對於「海峽雷霆-2025A」演練的意涵,他分析,其操演科目為查證識別、警告驅離、攔截扣押,這與主權伸張有關,因為代表這是在「自己海域內才能做這樣的事」。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向中央社分析,昨天的演習與今天的軍演是兩個不同操演科目。

林穎佑說明,「海峽雷霆-2025A」如同所公布而言,是在台灣海峽中部、南部相關海域組織,推估可能比聯合利劍演習規模低一階。

林穎佑認為,中共可能在聯合戰備警巡與聯合利劍中間找尋新的演訓代號,但這是不是「海峽雷霆」,還是「海峽雷霆」只是聯合利劍底下的一環,或是還有其他更高階的代號要再觀察。

中國官媒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報導,中國軍事科學院專家付征南介紹,昨天演訓沒有公布代號,今天又發起有代號的演練,其實這透露出共軍行動背後的一個重要訊息-「變」。代表共軍可根據戰場需要,隨時隨地對作戰計劃進行靈活調整、動態更新、精確把控。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