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8°
( 21° / 16° )
氣象
2025-04-02 | 中央社

深耕美歐40年 學者蔡斯籲國際聯合反制美中貿易威脅

川普恐將引發全球貿易戰,中央社專訪在政商學界深耕美歐關係領域40年的蔡斯,他認為現況十分危險,全球可能陷入衰退,建議國際採一致行動反制川普關稅和中國產能過剩對全球經貿的威脅。

現任華府智庫德國馬歇爾基金會(GMF)在布魯塞爾歐洲分部資深研究員的蔡斯(Peter Chase),與台灣有著特殊的情感連結。他的父親在1960年代任職於台灣最早的民間航空公司「民航空運」(Civil Air Transport,CAT),因此蔡斯的童年在台灣渡過,曾就讀台北美國學校。

後來他與歐洲建立了更深厚的淵源,曾任美國駐歐洲聯盟(EU)的經濟事務外交官、美國全國商會(USCC)歐洲副主席,對跨大西洋貿易和投資議題有近40年的經驗。

因此,面對川普(Donald Trump)打破美歐長期密切合作關係和共同領導建立的國際貿易規則,蔡斯在3月28日接受中央社專訪,坦言他此刻感觸很深。

他首先解釋,川普認為其他國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都在占美國便宜,川普2017年第一次談他對貿易政策的想法時,就主張過去美國總統為了地緣政治利益而開放美國市場、犧牲美國工人,他不願再如此,想要全盤改變。

蔡斯認為,川普不瞭解過去80年形成的全球經濟結構符合美國利益,而且美國也努力打開了外國市場,「部分的問題在於不只川普,也包括民主黨人,許多人太聚焦在製造業」。

他指出川普關稅立論的另一個盲點是,美國與歐洲的經濟關係其實並非基於貿易,而是基於投資,歐洲人在美國經濟中擁有很深的股權,跨大西洋的貿易並非美國企業從美國出口到歐洲給歐洲企業,高達60%貿易額是美國企業出口給在他們在歐洲的部門,或歐洲企業出口到在美國的部門,也就是公司內部貿易(intra-company trade)。

換言之,川普對歐洲大增關稅,最直接受傷的是美國企業本身,以及在美國投資的歐洲企業。

他也認為,川普的言行模式,會讓不論台灣、日本、加拿大或歐洲等等都覺得被推著走,「沒人喜歡這樣,你立即而自然的反應就是推回去」。

蔡斯的建議是,「如果要推回去,那就大家一起推回去」。也就是說,歐洲應該有意識的與其他國家合作,一致對美祭出反制關稅,使美國面對的不是單一國家反擊,而是國際聯合回應,這會更有效果。

歐洲智庫圈近幾個月來的各種議題都避不開川普,也有不少人設法提出建議,蔡斯不久前獲邀出席歐洲政策中心(EPC)的論壇時,就主張中型國家可團結合作,避免世界體系從「以規則為基礎」變成「以實力為基礎」。

他向中央社進一步說明,他的建議就像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共同防禦條款的全球貿易版本,以外交性質的聯盟向川普表達應遵循國際法治,否則將面對其他人的團結回應,這有助於提高川普的政策成本,勸使他不要走上破壞性的道路。

蔡斯強調,同樣的作法也該用在中國身上,因為正是中國的出口導向成長模式所帶來的經濟結果,構成了如今川普政策的基礎背景。中國想要循日本、台灣、韓國的出口成長模式,但它的巨大規模使得全球經濟受到傷害,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多數國家都被中國生產過剩衝擊。

因此,若是「20國集團」(G20)扣除美國和中國的其他國家聯合起來,就能形成一股有效促使美中遵守貿易規則的代表性力量。

他提出另一種選項則是國際聯合起來「什麼都不做」,讓美國因新關稅政策出現的經濟困難可清楚歸責。甚至不用祭出反制關稅,只要阻止關鍵零組件出口到美國就會立即見效,例如德國的車用晶片。

蔡斯說,這會像是回到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的時候,全球各地供應斷鏈,生產線因無零組件而停頓,工廠被迫關閉,藉時投票給川普的工人將會反過來給他壓力。

他表示,未來可能出現「在期待事情變得更好之前,會變得更糟甚至很糟」,因為當情況變糟,川普可能回到理性作法,但也可能更強硬,如同他第一任時與中國的貿易戰。當時美中互相加碼貿易對抗,使情勢升高,直到最後才稍有緩和。

蔡斯擔心後者發生的可能性較高,屆時將面臨環繞著美國的全球貿易戰,導致全球經濟衰退。

記者也問他台灣在此情勢下的處境。蔡斯認為,不論台積電是否到美國投資,對川普來說都不夠。而且不只針對台灣,美國關稅戰也將會弱化日本、中國,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這對台灣並不好。

他說,川普正在示範當你的國內出問題,最好怪罪外國人,而中國領導人也會這麼想,對台海和平造成影響。

蔡斯建議台灣加入他前述倡議的國際聯盟,發揮集體力量說服川普轉向。他觀察台灣近年對歐外交表現得更好,應持續努力,「你不是活在一個只有對美關係的世界,而是相互連結的世界,當其他國家受到傷害,也會影響到你,反之亦然」。

蔡斯說,當前情況「非常危險」,因為川普覺得美國受到傷害,他把回應關稅稱為「對等」,但其實是「回擊」,這使川普受到情緒而非事情的本質所引導。

他告訴中央社,身為前美國外交官,曾代表美國和美國企業近40年,他非常愛國,因此對外國建議如何反制雖有點怪,但他擔心川普的政策對美國同樣造成傷害,希望國際合作阻止一場衰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