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4 | 中央社
南海準則協商馬尼拉召開 菲憂中方海上危險行為
東南亞國家協會各會員國與中國最近在馬尼拉就「南海行為準則」進行最新一輪的協商,菲律賓作為會議主席,對中國在南海的危險行為表達關切,並呼籲各方在南海遵守國際法。
菲律賓外交部今天發布新聞稿稱,東協(ASEAN)與中國之間的「落實南海共同行為宣言聯合工作小組」(JWG-DOC)於9日至11日在馬尼拉召開了工作會議,由菲律賓擔任主席,中國與馬來西亞為共同主席。
新聞稿說,這場會議繼續處理「南海行為準則」(COC)草案的文字內容,包括「里程碑議題」(milestone issues),以符合東協和中國及早敲定實質且有效之行為準則的承諾。
所謂「里程碑議題」曾多次導致雙方協商陷入僵局,包括協議涵蓋的地理範圍、「南海共同行為宣言」(DOC)與「南海行為準則」之間的關聯、以及「南海行為準則」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等。
新聞稿稱,菲律賓外交部在這3天的會議中強調遵守國際法的必要性,特別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與2016年南海國際仲裁結果;雖然未點名任何國家,但明顯是針對中國。
菲律賓外交部也就中國海上執法單位在南海針對菲方人員的危險行為表達關切,重申將致力於和平解決爭端,以建設性的外交方式管理海上分歧。
菲方多次指控中方船艦在南海對菲方公船進行衝撞、噴射水柱,或向菲方公務飛機發射照明彈;中方則稱南海是中國固有領土,斥責菲方企圖炒作誤導國際認知。
菲律賓政府於2013年把和中國之間的南海爭議提交國際仲裁,海牙常設仲裁法院(PCA)2016年裁決,中國的南海九段線在國際法之下不具效力,菲律賓可獨享專屬經濟區的資源。
中國政府不承認仲裁結果,而菲律賓則將仲裁結果視為國際法的一部分。
東協與中國於2002年簽署「南海共同行為宣言」,以避免周邊國家擦槍走火,但文件不具法律約束力;2017年,東協與中國領袖採納「南海行為準則架構」,以此為依據開始協商「南海行為準則」,但進展緩慢。
2023年,東協與中國的外交部長們採納「加速南海行為準則談判的指導方針」,同意在3年內完成「南海行為準則」。
菲律賓外交部今天發布新聞稿稱,東協(ASEAN)與中國之間的「落實南海共同行為宣言聯合工作小組」(JWG-DOC)於9日至11日在馬尼拉召開了工作會議,由菲律賓擔任主席,中國與馬來西亞為共同主席。
新聞稿說,這場會議繼續處理「南海行為準則」(COC)草案的文字內容,包括「里程碑議題」(milestone issues),以符合東協和中國及早敲定實質且有效之行為準則的承諾。
所謂「里程碑議題」曾多次導致雙方協商陷入僵局,包括協議涵蓋的地理範圍、「南海共同行為宣言」(DOC)與「南海行為準則」之間的關聯、以及「南海行為準則」是否具有法律約束力等。
新聞稿稱,菲律賓外交部在這3天的會議中強調遵守國際法的必要性,特別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與2016年南海國際仲裁結果;雖然未點名任何國家,但明顯是針對中國。
菲律賓外交部也就中國海上執法單位在南海針對菲方人員的危險行為表達關切,重申將致力於和平解決爭端,以建設性的外交方式管理海上分歧。
菲方多次指控中方船艦在南海對菲方公船進行衝撞、噴射水柱,或向菲方公務飛機發射照明彈;中方則稱南海是中國固有領土,斥責菲方企圖炒作誤導國際認知。
菲律賓政府於2013年把和中國之間的南海爭議提交國際仲裁,海牙常設仲裁法院(PCA)2016年裁決,中國的南海九段線在國際法之下不具效力,菲律賓可獨享專屬經濟區的資源。
中國政府不承認仲裁結果,而菲律賓則將仲裁結果視為國際法的一部分。
東協與中國於2002年簽署「南海共同行為宣言」,以避免周邊國家擦槍走火,但文件不具法律約束力;2017年,東協與中國領袖採納「南海行為準則架構」,以此為依據開始協商「南海行為準則」,但進展緩慢。
2023年,東協與中國的外交部長們採納「加速南海行為準則談判的指導方針」,同意在3年內完成「南海行為準則」。
最新國際新聞
-
-
美財長敦促亞銀總裁 推動停止向中國提供貸款
(53 分鐘前) -
川普與澤倫斯基白宮爭吵後首見面 照片顯示兩人近距離對視
(1 小時前) -
港澳人士擬在台定居 平均月薪門檻有難度
(1 小時前) -
以巴衝突有解!哈瑪斯擬「釋放所有人質」 換取加薩停火5年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