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 中央社
大馬灌輸愛國情操 公立學校學生校服佩戴國旗徽章
馬來西亞今天實施學生校服佩戴國旗徽章,適用範圍涵蓋公立學校、獲政府補助學校、大學預科學院與師範院校學子,藉以灌輸愛國情操。
新海峽時報(New Straits Times)報導,全大馬逾530萬名學生已在校服佩戴馬來西亞國旗徽章,教育部長法麗娜(Fadhlina Sidek)今天舉行佩戴國旗徽章啟動儀式表示,教育部鼓勵非屬政府體系的教育機構共同參與,培養學子的愛國精神、團結意識與國家認同。
她說:「佩戴國旗徽章是一種尊重的象徵。」
教育部指出,這項新措施並非強制規定,核心目的是培養愛國情操,不是以懲罰為導向,若未佩戴徽章並不會遭學校處分。
馬來西亞國旗又稱「輝煌條紋」(Jalur Gemilang)。根據教育部規定,這枚國旗徽章長度為5公分,寬2.5公分,佩戴於校服右側、並與姓名平行位置,嚴禁修改國旗徽章位置、大小、形狀與顏色,必須隨時保持乾淨與無破損,如發現褪色或毀損要更換。
多數家長以為這項措施有其象徵與實質意涵,能從生活中落實對國家與國旗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價值觀養成教育。
家長朱奈迪(Djunaidy)受訪認為,認識國旗與其中代表的意涵非常重要,這項政策立意良善,特別對多元族群的大馬社會來說,包括華人、馬來與印度各社群都應從小對國旗有正確的認識。
他說,國旗是一個國家主權與身分的象徵,大馬華文媒體最近將繪製錯誤的國旗爭議刊登媒體頭版,遺漏國旗中象徵聯邦宗教伊斯蘭教的新月圖案,遭到各界責難與撻伐,這也證明從小正確地認識國旗有其必要性。
新海峽時報(New Straits Times)報導,全大馬逾530萬名學生已在校服佩戴馬來西亞國旗徽章,教育部長法麗娜(Fadhlina Sidek)今天舉行佩戴國旗徽章啟動儀式表示,教育部鼓勵非屬政府體系的教育機構共同參與,培養學子的愛國精神、團結意識與國家認同。
她說:「佩戴國旗徽章是一種尊重的象徵。」
教育部指出,這項新措施並非強制規定,核心目的是培養愛國情操,不是以懲罰為導向,若未佩戴徽章並不會遭學校處分。
馬來西亞國旗又稱「輝煌條紋」(Jalur Gemilang)。根據教育部規定,這枚國旗徽章長度為5公分,寬2.5公分,佩戴於校服右側、並與姓名平行位置,嚴禁修改國旗徽章位置、大小、形狀與顏色,必須隨時保持乾淨與無破損,如發現褪色或毀損要更換。
多數家長以為這項措施有其象徵與實質意涵,能從生活中落實對國家與國旗的尊重,更重要的是價值觀養成教育。
家長朱奈迪(Djunaidy)受訪認為,認識國旗與其中代表的意涵非常重要,這項政策立意良善,特別對多元族群的大馬社會來說,包括華人、馬來與印度各社群都應從小對國旗有正確的認識。
他說,國旗是一個國家主權與身分的象徵,大馬華文媒體最近將繪製錯誤的國旗爭議刊登媒體頭版,遺漏國旗中象徵聯邦宗教伊斯蘭教的新月圖案,遭到各界責難與撻伐,這也證明從小正確地認識國旗有其必要性。
最新國際新聞
-
-
湖南平江發生翻船意外 6人不幸溺亡
(1 小時前) -
走遍60多國 教宗方濟各首次國際訪問選擇巴西
(1 小時前) -
憶方濟各奉獻精神 IOC主席:啟發奧運難民隊創建
(1 小時前) -
卡西歐發布以世界最大青蛙為靈感的MR-G腕表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