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1 | 中央社
12年教宗生涯 方濟各致力教廷改革與處理神職性侵醜聞
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今天安息主懷,享壽88歲。在領導羅馬天主教會的12年期間,他一直大力倡導憐憫與和平,同時致力教廷改革,並針對神職人員性侵問題採取行動。
法新社整理出方濟各教宗生涯的主要成就、面臨的反對勢力,以及他的未竟志業。
處理神職人員性侵醜聞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2013年就任以來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神職人員性侵與掩蓋醜聞。
2018年方濟各訪問智利,成為關鍵轉捩點。起初他為1名遭控包庇年長神父性侵罪行的智利主教辯護,並要求指控者拿出證據。
後來,他坦言自己在此案中犯下「重大錯誤」,創下歷任天主教教宗的先例。當時方濟各召集智利的所有主教前往梵蒂岡,會後所有主教都遞出辭呈。
同年,他剝奪犯下性侵行為的美國前樞機主教麥卡里克(Theodore McCarrick)的樞機頭銜,並於2019年免除其聖職。
教宗還在2019年召開前所未見的峰會,聽取受害者的聲音,並承諾展開一場掃蕩神職人員性侵的「全面戰爭」。
一系列具體改革措施隨之而來,包括向世俗法院開放梵蒂岡檔案,強制要求向教廷通報任何可疑性侵案件,以及任何試圖掩飾的行為。
然而,由於告解言論仍無法公開,這點引發不滿,部分人士認為方濟各的改革力道不足。
外交
方濟各任內積極出訪,總計進行47次海外旅行,並優先造訪他稱為「邊陲地區」的國家,也就是天主教徒為少數族群或遭邊緣化的地區。
他經常呼籲恢復蘇丹、加薩走廊與烏克蘭等衝突熱點地區的和平,並推動與其他宗教的對話,特別是伊斯蘭教。
他也會帶領梵蒂岡在幕後運籌帷幄,以推動外交成就,包括2014年促成美國與古巴關係正常化。
2018年,教廷還與中國共產黨政府達成1項關於任命中國主教的歷史性兼爭議性協議。
方濟各也屢次大聲疾呼,盼烏克蘭恢復和平,結果並未帶來顯著影響。事實上,方濟各去年公開讚揚烏國境內「有勇氣舉起白旗並進行談判」的人士,引發基輔方面的憤怒。
他對中東停火的呼籲也沒有奏效。教宗去年12月譴責以色列對加薩的空襲是「暴行」後,遭以方大力抨擊。
憐憫與社會正義
身為樂於親近教友的自由派耶穌會士,方濟各致力打造更開放的天主教會,尤其是對離婚、再婚及LGBTQ(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及酷兒)成員展現包容。
這種做法激怒了傳統派人士,尤其是他在2023年允許在某些情況下為同性伴侶舉行祝福儀式。之後由於非洲與美國教會的強烈反彈,梵蒂岡被迫澄清立場。
德國樞機主教穆勒(Gerhard Mueller)在2023年出版的著作中譴責方濟各「教義混亂」。
身為在阿根廷的義大利移民後代,方濟各一向堅定捍衛移民權益,曾公開批評美國總統川普的大規模驅逐計畫。
教宗也積極推動環境議題。他於2015年發布具里程碑意義的通諭「願(你,去人加示)受讚頌」(Laudato Si),呼籲全球加速應對氣候變遷,並指富裕國家應負起最大責任。
教廷改革
方濟各任內曾對羅馬教廷進行結構性改革,包括權力下放,提高透明度等,以提高一般教友與女性在教會內的地位。
這些改革於2022年納入教廷新憲法,以重組梵蒂岡各部會架構。
方濟各也著手整頓梵蒂岡不透明、充斥醜聞的財政,並於2014年成立經濟秘書處,以打擊貪腐,加強對投資與宗教事務銀行(Vatican Bank,又名梵蒂岡銀行)的審查,最終導致約5000個帳戶被關閉。
教宗還對世界主教會議(Synod of Bishops)進行改革,將包括女性的教友納為成員。至於是否允許女性擔任執事等重大決策,將等到今年稍晚才會有結果。
方濟各在教廷組織改革方面,同樣面臨強勁反對聲浪,部分批評人士抨擊他作風「專制」。
法新社整理出方濟各教宗生涯的主要成就、面臨的反對勢力,以及他的未竟志業。
處理神職人員性侵醜聞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2013年就任以來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神職人員性侵與掩蓋醜聞。
2018年方濟各訪問智利,成為關鍵轉捩點。起初他為1名遭控包庇年長神父性侵罪行的智利主教辯護,並要求指控者拿出證據。
後來,他坦言自己在此案中犯下「重大錯誤」,創下歷任天主教教宗的先例。當時方濟各召集智利的所有主教前往梵蒂岡,會後所有主教都遞出辭呈。
同年,他剝奪犯下性侵行為的美國前樞機主教麥卡里克(Theodore McCarrick)的樞機頭銜,並於2019年免除其聖職。
教宗還在2019年召開前所未見的峰會,聽取受害者的聲音,並承諾展開一場掃蕩神職人員性侵的「全面戰爭」。
一系列具體改革措施隨之而來,包括向世俗法院開放梵蒂岡檔案,強制要求向教廷通報任何可疑性侵案件,以及任何試圖掩飾的行為。
然而,由於告解言論仍無法公開,這點引發不滿,部分人士認為方濟各的改革力道不足。
外交
方濟各任內積極出訪,總計進行47次海外旅行,並優先造訪他稱為「邊陲地區」的國家,也就是天主教徒為少數族群或遭邊緣化的地區。
他經常呼籲恢復蘇丹、加薩走廊與烏克蘭等衝突熱點地區的和平,並推動與其他宗教的對話,特別是伊斯蘭教。
他也會帶領梵蒂岡在幕後運籌帷幄,以推動外交成就,包括2014年促成美國與古巴關係正常化。
2018年,教廷還與中國共產黨政府達成1項關於任命中國主教的歷史性兼爭議性協議。
方濟各也屢次大聲疾呼,盼烏克蘭恢復和平,結果並未帶來顯著影響。事實上,方濟各去年公開讚揚烏國境內「有勇氣舉起白旗並進行談判」的人士,引發基輔方面的憤怒。
他對中東停火的呼籲也沒有奏效。教宗去年12月譴責以色列對加薩的空襲是「暴行」後,遭以方大力抨擊。
憐憫與社會正義
身為樂於親近教友的自由派耶穌會士,方濟各致力打造更開放的天主教會,尤其是對離婚、再婚及LGBTQ(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及酷兒)成員展現包容。
這種做法激怒了傳統派人士,尤其是他在2023年允許在某些情況下為同性伴侶舉行祝福儀式。之後由於非洲與美國教會的強烈反彈,梵蒂岡被迫澄清立場。
德國樞機主教穆勒(Gerhard Mueller)在2023年出版的著作中譴責方濟各「教義混亂」。
身為在阿根廷的義大利移民後代,方濟各一向堅定捍衛移民權益,曾公開批評美國總統川普的大規模驅逐計畫。
教宗也積極推動環境議題。他於2015年發布具里程碑意義的通諭「願(你,去人加示)受讚頌」(Laudato Si),呼籲全球加速應對氣候變遷,並指富裕國家應負起最大責任。
教廷改革
方濟各任內曾對羅馬教廷進行結構性改革,包括權力下放,提高透明度等,以提高一般教友與女性在教會內的地位。
這些改革於2022年納入教廷新憲法,以重組梵蒂岡各部會架構。
方濟各也著手整頓梵蒂岡不透明、充斥醜聞的財政,並於2014年成立經濟秘書處,以打擊貪腐,加強對投資與宗教事務銀行(Vatican Bank,又名梵蒂岡銀行)的審查,最終導致約5000個帳戶被關閉。
教宗還對世界主教會議(Synod of Bishops)進行改革,將包括女性的教友納為成員。至於是否允許女性擔任執事等重大決策,將等到今年稍晚才會有結果。
方濟各在教廷組織改革方面,同樣面臨強勁反對聲浪,部分批評人士抨擊他作風「專制」。
最新國際新聞
-
旅客持觀光簽卻非法工作 泰國全面檢視免簽計畫
(19 分鐘前) -
大馬女大生命案撤銷更審 留台聯總籲實踐公平正義
(26 分鐘前) -
菲國部分地區治安亮紅燈 駐菲代表處提醒注意安全
(28 分鐘前) -
教宗方濟各逝世 學者:新任教宗不太可能提梵中建交
(29 分鐘前) -
停工10年成全球最高爛尾樓 天津117大廈30日復工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