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22 | 中央社

馬克宏出訪印度洋重申法國地位 抗衡中俄野心擴張

法國總統馬克宏今天展開印度洋海外屬地與鄰國的5日訪程。中國和俄國覬覦該區資源與戰略地位,日增影響力,構成法國挑戰。專家分析,馬克宏此行便企圖重申法國在此勢力,並強化與區域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合作。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今天抵達法國海外領土馬約特島(Mayotte),替為期5天的印度洋之旅拉開序幕。元首上次來訪,是氣旋「奇多」(Chido)重創該島之後。

位於非洲大陸與馬達加斯加之間的馬約特島為法國最貧窮省分,90年來最大氣旋奇多造成嚴重損失,讓長久以來治理問題浮出檯面。馬約特緊急法案已於2月通過;今晚馬克宏線上主持部長會議並提出重建法案,預計於夏季前通過。

馬克宏今天向以歌聲迎接他的馬約特居民致意,也有不少人當面要求盡快改善情況。他在致詞中表示將撥30億歐元重建,以穩定當地民心。

馬克宏今晚前往同為印度洋的法屬留尼旺島(La Reunion),接著將馬不停蹄出訪馬達加斯加與模里西斯。24日他將於馬達加斯加參加印度洋委員會(IOC)第5屆峰會。

法國因海外島嶼在全球擁有第二大的專屬經濟海域,僅次美國,其中27%位於印度洋。而多年來強調「印太戰略」的馬克宏,此趟旅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重申法國作為區域強權的企圖,以及強化與印度洋西南隅國家合作的渴望。

法媒分析,法國在印度洋多個領土的主權受到挑戰,包括來自中國和俄羅斯日增的野心,必須謹慎保持印度洋上的勢力平衡。

由於馬約特,及由印度礁、歐羅巴島、格洛里厄斯群島、新胡安島、特羅姆蘭島5個幾乎無人居住島嶼組成的「法屬印度洋諸島」(Iles Eparses),法國掌控了莫三比克海峽一半以上的面積。

該海峽近年來成為國際海運的戰略十字路口,且除漁業資源外,莫三比克海峽更擁有豐富燃料資源,甚至有時被稱為「新北海」。法國在此有軍事部署,包括留尼旺島的海軍基地。

然而,這片地區潛藏許多主權爭議。馬達加斯加宣稱擁有法屬印度洋諸島主權;不斷有非法難民偷渡進馬約特島造成社會問題的葛摩聯邦(Comoros)宣稱擁有馬約特島主權;模里西斯則認為特羅姆蘭島屬於它。

法國地位如今最大挑戰來自中國,北京受莫三比克海峽資源吸引,正在該地區進行大規模投資、開發港口,並擁有龐大的捕魚船隊。俄羅斯、美國、印度也野心勃勃。

中國和俄國在此與南非舉行聯合軍演;莫斯科甚至在主權爭議上公開支持馬達加斯加和葛摩聯邦。

法國電視一台(TF1)寫道,在國際情勢不穩定的背景下,馬克宏此次訪問將聚焦在法國在該地區的戰略。總統府指出,元首6年前訪留尼旺島時,就提出印太軸線,表示盼該島在地區扮演核心角色。

馬克宏這次出訪馬達加斯加和模里西斯,就希望重溫與這些國家的歷史聯繫,同時加強外交和經濟連結。最重要的是,在這片越來越受到其他大國覬覦的地區,重申法國的勢力。

留尼旺大學學者佩耶(Frederic Payet)向TF1分析,在撤出非洲部分地區後,法國希望透過在具有戰略地位的吉布地保持積極活動,重申在印度洋的強勢地位。

「面對中國和俄羅斯的覬覦,馬克宏想強調法國在印度洋的地位,必須重新從地緣政治角度重新定義法國在該區的地位」,佩耶指出,「法國非常需要透過建立軍事合作來保護這一地區,尤其是與印度」。

巴黎政治學院研究員拉菲迪納里沃(Christiane Rafidinarivo)則告訴法新社,對法國而言,關鍵在於鞏固與各國的合作,使他們不對法國抱有敵意,也不會進入與法國敵對的網絡中。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