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4-23 | 中央社

捐精者金髮碧眼不再吃香 柏林女性首重學歷個性

過去德國柏林女性偏好金髮碧眼、高大俊朗的捐精者,如今這樣的審美標準已逐漸式微。柏林精子銀行指出,現代女性更重視捐精者的教育程度與性格特質。

德國每日鏡報(Tagesspiegel)採訪老牌柏林精子銀行(Berliner Samenbank),該機構負責人克林(Ann-Kathrin Klym)指出,現代女性更在意捐精者是否有高等教育背景,以及是否具備親和、有責任感的個性,「容貌」不再是首要考量。

根據德國試管嬰兒註冊協會(DIR)資料,透過體外人工受孕協助單身女性生子的案例,從2018年僅146人增至2022年的1287人,成長近8倍。

克林則透露,柏林精子銀行目前約有8成受贈者為單身女性或女同志伴侶,顯示非傳統家庭型態在都市社會中日益普遍。

儘管外貌因素仍未完全消失,但捐精偏好已出現明顯變化。柏林多元族群聚集,當地對西班牙、義大利等南歐裔捐精者需求增加,也有不少女性傾向選擇有混血背景者,反映出社會對種族與文化融合的開放態度。

克林說明,並非所有申請人都能成為捐精者,除了精子品質須通過冷凍保存測試,申請者還須符合嚴格的健康與年齡條件。

在柏林,捐精者年齡需介於20至38歲,以確保未來孩子在合法查詢生父身分時,對方仍在世。德國於2018年開始實施「捐精者資料登記法」,保障捐精所生子女自16歲起有權得知親生父親身分,捐精者則免於撫養、監護及繼承義務。

由於嚴格健康與年齡條件,目前柏林精子銀行有意捐精者的錄取率僅約6%,通過篩選後,每名捐精者最多採集100份樣本,預估最多可誕生約15名新生兒。

儘管捐精報酬因地而異,柏林每次僅為80歐元(約新台幣3000元),遠不如瑞士高達2000歐元(約新台幣7萬4000元),但多數捐精者並非出於金錢誘因,而是希望幫助他人圓夢。

克林指出,捐精在德國鄉村地區仍受偏見影響,常被誤認為是急於賺錢的行為。她強調,實際上能通過篩選的捐精者多數健康、有責任感,與社會刻板印象相去甚遠。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