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2°
( 22° / 22° )
氣象
2025-04-26 | 中央社

俄羅斯導演拍紀錄片 控訴俄「愛國教育」洗腦兒童

俄羅斯導演塔蘭金拍攝紀錄片「無名小卒對抗蒲亭」,透過親身經歷,記錄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俄國學校推行蒲亭的新「愛國教育政策」,控訴教育機構變成「國家宣傳機器」以洗腦兒童。

俄羅斯籍導演塔蘭金(Pavel Talankin)與美國籍導演博倫斯坦(David Borenstein)合作拍攝的紀錄片「無名小卒對抗蒲亭」(Mr. Nobody Against Putin),在捷克第27屆One World國際人權電影節期間放映,每場座無虛席,反應熱烈。

「無名小卒對抗蒲亭」是塔蘭金的親身故事,故事發生在俄羅斯煉銅重鎮卡拉巴什(Karabash),塔蘭金在當地擔任學校活動協調員,負責拍攝學校活動。

然而,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學校開始推行蒲亭(Vladimir Putin)的新「愛國教育政策」,塔蘭金被要求拍攝大量課堂中的愛國教育。藉由課堂影像、秘密拍攝與自白鏡頭,塔蘭金揭露俄羅斯學校如何成為「國家宣傳機器」,以及教師如何受到壓力,被迫宣揚克里姆林宮的意識形態。

透過塔蘭金的視角,可見學校課程「軍事化」,孩童被要求排隊行進,學習如何拿起武器「保衛祖國」。在課堂外,塔蘭金捕捉俄羅斯青少年如何試圖理解劇變的現實,有些人以淚水面對,有些人借酒精麻痺自己,更多人試圖用玩笑掩飾恐懼。

塔蘭金表示,宣傳對兒童的影響取決於家庭環境。若家人支持戰爭,學校教育就會加深這個信念;若家人避而不談,孩子可能會受學校宣傳的影響,開始質疑自己的想法。

塔蘭金說,青少年往往最有抵抗力,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朋友、戀愛和興趣。「但年幼的孩子最容易受到影響,小孩子通常會把老師的話當成絕對真理。」

因為拍攝這部紀錄片,塔蘭金被迫離開家園,目前流亡至捷克。他表示,「離開家園並不容易,告別家人也不容易。沒有人知道我在做什麼,這很可怕。過境時我感到極度恐懼。但我不後悔,如果能重來一次,我還是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美籍導演博倫斯坦表示,這些影像被秘密保存,製作過程如史詩般曲折,有許多難以忘懷的時刻,例如那些讓他們徹夜難眠、充滿緊張與危機的安全事件。

博倫斯坦說,「多年來,我們的溝通僅限於電話聯繫,必須使用代號、透過安全加密的管道,時刻保持簡短且謹慎,以確保塔蘭金的安全。」

博倫斯坦表示,最關鍵的時刻,莫過於他們在伊斯坦堡見面。「直到這天,我們終於能夠交流、擁抱、在海中游泳,並且面對面合作。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