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3°
( 24° / 22° )
氣象
2025-04-27 | 中央社

社區食堂迅速興起 中國強化基層治理

為老人提供用餐便利的社區食堂,這兩年快速出現在中國城市,其中也有不少專門服務外送員的「小哥驛站」。政策背後,是中共面對新形勢,以服務促進管制、強化基層治理的思維,也反映出當前公益領域「國進民退」的現象。

走在上海街上,按圖索驥在每個區都可以找到標榜平價、老人用餐還有約85折優惠的社區食堂,有些還成為網紅店,年輕人也趨之若鶩。目前上海已經有超過400家社區食堂。

對於迅速成為城市一景的社區食堂,多數上海居民抱持肯定態度,因為上海是全中國老齡化最嚴重的大城市,戶籍人口中,60歲以上的人口占比近4成,而在全國,這個比例是22%,約3.1億人。

社區食堂類似自助餐廳,理論上會更注意少油少鹽、符合年長者好嚼食的需求。有些老人會自備打包容器來吃午餐,順便多帶一份、或者把吃剩的半份帶回家當晚餐。

有的社區食堂就設在黨群服務中心裡,結合平價理髮,甚至還有小型圖書館等,住在上海的池小姐說,「這肯定是好的,你有地方去,又不用消費」。

但是也有人看不慣。一名家住郊區的退休人士告訴中央社記者,這些社區食堂都有拿補貼,但是座落在異國風情建築的天平街道社區食堂環境優雅,是個人氣滿滿的「網紅食堂」,有些偏遠的食堂食材卻很不怎麼樣。

這家網紅食堂旁邊的理髮店,同樣是位在約100年前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Ladislav Hudec)的建築內,在街道規定下剪髮僅人民幣15元(新台幣68元),長髮加價5元,在社群平台小紅書上同樣也是個網紅店。

這讓她覺得,網紅食堂只是一個美好的樣板,尤其這一帶正是遊客最喜歡走逛的昔日法國租界區,不少外國人也會到此,正好感受「黨對人民的照顧」。

湖南街道黨群服務中心可作為這種「櫥窗」的佐證。該中心位居寸土寸金的歷史保護區,今年2月啟用,內部除了社區食堂,還有書房、中醫館、專門服務外送員的小哥驛站等。根據東方網報導,湖南街道黨工委表示,要「選擇最好的地段、拿出最好的資源、對照最高的標準」,向轄區民眾提供一站式服務。

據觀察,有的社區食堂場所是街道資產,以極便宜價格出租;有的則採其他官方補助形式經營。

上海官方媒體「解放日報」去年12月曾經報導,政府目前對社區食堂的單次建設補貼,主要按照供餐能力分檔補貼,供餐能力越強的社區食堂得到的補貼越多。報導也指出,一些社區食堂來客不多,問題集中在面積小、菜品少、重油重鹽等,與第三方經營水準有關。

在方便長者用餐、讓外送員有地方歇息這些便民設施的背後,是當局者對基層治理更大的圖景。

2023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同年7月成立中共中央社會工作部,外界解讀這是要加強黨滲透到社會各領域。2025年2月,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蔡奇在全國社會工作部長會議上講話,強調要「突出抓好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新就業群體黨的建設」。

中共重視「黨建」,幾年前就要求台企及外企內部也要有黨支部。北京青年報旗下新媒體「政知見」指出,外送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群體的高度流動性,使傳統的基層黨建模式難以覆蓋,難以充分凝聚,這便是相關政策提出的背景。

當前中國的基層治理,是「黨建引領的社區治理」。相較於台灣更多強調由下而上、或非政府組織(NGO)參與的社區治理,中共更能運用的工具是統籌手中資源提供公共服務,不但建設成果迅速可見,當局也藉此可以更好掌握不同的群體。

然而,一邊是享有補貼的各地社區食堂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一邊卻是社會組織(即NGO)面臨極大生存壓力。這很容易讓人覺得,即使在公益界也有明顯的「國進民退」。

成立約22年的民間環保組織「成都城市河流研究會」今年3月註銷,理由之一就是「經費來源中斷」。河研會的例子,讓3月下旬參加上海環保公益年會的本地環境議題組織心有戚戚焉,好幾個組織負責人都提到了政府補助減少的困境。

甘肅省社工培訓機構蘭州天一社會工作服務中心,2月下旬透過其微信公眾號「社工潮」發表文章,指社會工作部成立一年多以來,引發「靜默的行業地震」,據不完全統計,2025年,全中國超過60%的社會工作機構遭遇項目終止或經費壓縮。

「社區服務」並非中共中央社會工作部的全部,該部門還要統一領導國家信訪局,讓各種基層維權矛盾在基層就能化解。為民眾排除疑難雜症的基層社區工作者,同時也肩負著監視社會不穩定人士、管控社會不穩定風險的任務,這一切都需要中央掌握更多資源。

中國強化基層治理,社區食堂只是一個面向。

今年2月,當電影「哪吒2」熱映之際,另一部記錄北京市政疑難雜症熱線12345(類似台灣的1999熱線)的紀錄片「您的聲音」也登場,許多公家單位職員都被安排觀看。這部片強調市政當局「接訴即辦」,呈現中國基層社區工作者和街道幹部的辛勞,也展示了大城市數據與資訊處理的強大能力。

「您的聲音」的出現和社區食堂一樣,無論就成本投入、宣傳時機和傳遞的訊息來看都並非偶然,揭示了中國官方當前在基層治理上更加主動出擊、以服務促進管制的特色。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