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8° / 25° )
氣象
2025-04-29 | 中央社

杜魯道內外交迫下台 卡尼率加拿大自由黨迎勝選

加拿大今天舉行聯邦大選,前總理杜魯道年初在支持率持續下滑與多起爭議重創聲望下宣布辭職,由前央行總裁卡尼接任自由黨黨魁,接棒迎戰政權保衛戰。

最終大選結果估計將於今天出爐,目前加拿大媒體預測卡尼(Mark Carney)領導的自由黨(Liberal Party)將勝選。

此次加拿大聯邦大選將選出343席國會眾議員,獲得半數以上席位的政黨有權組建多數黨政府。過去5屆聯邦大選中,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贏得2次,自由黨贏3次,如果本屆又是自由黨獲勝,將是連續4屆執政。

加拿大最大在野黨保守黨黨魁博勵治(Pierre Poilievre)的民調過去原本遙遙領先當時的自由黨籍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但隨著杜魯道下台,卡尼成為新的領導人後,不少選民認為卡尼更具有處理國際金融危機的經驗,瞬間民調翻轉,自由黨後來居上。

杜魯道今年初宣布辭去自由黨黨魁一職,結束自2015年上任以來近10年的總理生涯。分析指出,接連爆發的政治醜聞、經濟壓力與選民信任下滑,是促使他提前離任的主因。

時序回到2017年12月,當時加拿大倫理監督專員認定杜魯道2016年收受富豪阿加汗(Aga Khan)招待渡假、搭機和饋贈禮物,違反利益衝突法。這是加拿大首次有總理違反這類規定。

2019年2月,時任司法部長王州迪(Jody Wilson-Raybould)稱,杜魯道辦公室施壓,要她對施工承包商SNC-拉瓦稜公司(SNC-Lavalin)涉及的貪污案採取寬鬆態度。加國倫理監督專員認定杜魯道和他的官員違反倫理法規。杜魯道稱他扛責,但拒絕道歉。

而2019年大選競選活動開跑不久,杜魯道年輕時將臉塗黑的舊照曝光,衝擊到他的競選連任。大力提倡多元文化主義的杜魯道致歉,稱自己的特權生活導致「盲點」。

2023年上半年,民調顯示自由黨僅些微落後保守黨,但到了7月,愈來愈多跡象顯示選民疲乏,自由黨與保守黨的民調差距突擴大,2025年可能敗選的態勢逐漸明確。

自由黨日益不得民心的跡象愈來愈明確,在多倫多的一場補選中,自由黨痛失最穩固的席次之一。外界再度質疑杜魯道的政治前途,但當時他表明不請辭。

2024年9月,以讓杜魯道順利執政換取政府提高社會支出的新民主黨(New Democratic Party)宣布不再自動支持自由黨。此舉迫使杜魯道試圖建立新聯盟,但不至於即刻觸發舉行大選。

2024年11月,美國總統當選人川普揚言2025年1月一上任就會立即簽署行政命令,對美國從墨西哥和加拿大進口的商品課徵25%的關稅。這對仰賴出口的加拿大經濟是一大打擊。

2024年12月16日,時任財政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在杜魯道要求她接受更低的職位後請辭,方慧蘭是過去10年來杜魯道最忠誠的盟友之一,她表示自己和杜魯道在支出和如何處理美國潛在關稅等議題上意見不合。

2024年12月20日,新民主黨黨魁駔勉誠(Jagmeet Singh)表示,他將於議員2025年1月底寒假結束返回下院時提出正式的不信任動議。在野黨「魁人政團」(Bloc Quebecois)黨魁承諾支持這項不信任動議,並表示杜魯道不可能挺過。

杜魯道在今年1月6日宣布在自由黨選出新黨魁後,他將卸下黨魁和總理的職務。卡尼3月14日宣誓就任加拿大總理,杜魯道正式卸任。

卡尼3月23日拜會總督西蒙(Mary Simon)請求解散國會,提前舉行聯邦大選。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