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9 | 中央社
「列車衝浪」事故頻傳 德國憂短影音助長危險行為
德國今年發生多起「列車衝浪」致命事故,日前兩名柏林年輕人爬上車輛車頂,在高速行進中撞橋不幸喪命,再度引發社會對列車衝浪歪風與社群媒體助長致命危險行為的警訊與關注。
根據警方說法,4月27日凌晨,兩名少年攀上德國市郊鐵路1號線車頂,在行經柏林萬湖(Wannsee)方向約300公尺處時,撞上橫跨鐵道的號誌橋,一人當場喪命、一人送醫不治。
列車衝浪(Train Surfing)指得是在列車行駛過程中,攀附於車體外部如門邊、車頂,以追求刺激或炫耀為目的的行為。此舉風險極高,不僅可能因撞擊橋樑、號誌桿或迎面列車而喪命,更可能因接觸高壓電纜或墜落鐵軌而重傷。
德國過去即常發生類似事故。研究顯示,在1989至1995年柏林圍牆倒塌初期6年間,柏林共發生41起列車衝浪事故,其中18人死亡,死者多為13至25歲之間的年輕人。
柏林萬湖事故發生後,德國鐵路公司(Deutsche Bahn)表示,近十多年來已與聯邦警察及民間機構合作,針對兒童與青少年進行預防教育。
目前全國約有20位預防專員,長期在學校、幼兒園與車站推廣列車安全知識。然而,來自官方的宣導仍難有效遏止此風氣。
以漢堡(Hamburg)為例,漢堡高架鐵道公司指出,該市近年每年記錄約40起列車衝浪案件,實際數量可能更多。
北德廣播公司(NDR)近日採訪一名列車衝浪者,她坦言:「列車衝浪帶來一種絕對自由、無法形容的腎上腺素快感。一旦體驗過就很難放下,總想要更多。」
北德廣播公司也引述心理學家說法指出,這類行為往往與青少年對刺激與冒險的渴望有關,加上社群媒體的演算法與點讚機制,易使這些危險行為成癮化與常態化,並助長模仿。
而除了列車衝浪,青少年為拍攝短影音而從事高風險行為的情況在德國也屢見不鮮。4月中旬,六名來自法國與比利時的短影音內容創作者,未經許可二次攀爬德國知名地標科隆大教堂(Kolner Dom)尖塔,遭當地警方現場逮捕。
根據警方說法,4月27日凌晨,兩名少年攀上德國市郊鐵路1號線車頂,在行經柏林萬湖(Wannsee)方向約300公尺處時,撞上橫跨鐵道的號誌橋,一人當場喪命、一人送醫不治。
列車衝浪(Train Surfing)指得是在列車行駛過程中,攀附於車體外部如門邊、車頂,以追求刺激或炫耀為目的的行為。此舉風險極高,不僅可能因撞擊橋樑、號誌桿或迎面列車而喪命,更可能因接觸高壓電纜或墜落鐵軌而重傷。
德國過去即常發生類似事故。研究顯示,在1989至1995年柏林圍牆倒塌初期6年間,柏林共發生41起列車衝浪事故,其中18人死亡,死者多為13至25歲之間的年輕人。
柏林萬湖事故發生後,德國鐵路公司(Deutsche Bahn)表示,近十多年來已與聯邦警察及民間機構合作,針對兒童與青少年進行預防教育。
目前全國約有20位預防專員,長期在學校、幼兒園與車站推廣列車安全知識。然而,來自官方的宣導仍難有效遏止此風氣。
以漢堡(Hamburg)為例,漢堡高架鐵道公司指出,該市近年每年記錄約40起列車衝浪案件,實際數量可能更多。
北德廣播公司(NDR)近日採訪一名列車衝浪者,她坦言:「列車衝浪帶來一種絕對自由、無法形容的腎上腺素快感。一旦體驗過就很難放下,總想要更多。」
北德廣播公司也引述心理學家說法指出,這類行為往往與青少年對刺激與冒險的渴望有關,加上社群媒體的演算法與點讚機制,易使這些危險行為成癮化與常態化,並助長模仿。
而除了列車衝浪,青少年為拍攝短影音而從事高風險行為的情況在德國也屢見不鮮。4月中旬,六名來自法國與比利時的短影音內容創作者,未經許可二次攀爬德國知名地標科隆大教堂(Kolner Dom)尖塔,遭當地警方現場逮捕。
最新國際新聞
-
-
美財長:與韓國關稅協商已初具輪廓
(6 小時前) -
伊朗商港大爆炸火勢已獲控制 港口恢復正常運作
(6 小時前) -
亞馬遜據報擬標示關稅成本 白宮痛批:政治化行徑
(6 小時前) -
蓋茲基金會等組織成立5億美元基金 助拯救產婦幼兒生命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