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1°
( 33° / 29° )
氣象
2025-04-30 | 中央社

中國強硬回應關稅戰 學者:習近平不用面對民調

美國祭出對等關稅政策,中國強硬回應,對外喊出「奉陪到底」、「中國不跪」。學者剖析,中國體制使其有調度空間應對,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沒有民調、媒體等輿論壓力。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亞太安全合作理事會中華民國秘書處30日上午在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國際會議廳召開「美國川普總統百日新政的影響與展望」座談會,多名專家學者與會。

美國祭出對等關稅政策,中國推出反制措施,多次對外強硬表態「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中國外交部昨天再釋出「中國不跪」影片,透過中英雙語強調,對霸權低頭如同飲鴆止渴,只能陷入更加深重的危機。

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特聘教授兼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信賢表示,其實早在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第一任期時,北京即知關稅戰是一場持久戰,做好準備與最壞打算,持續盤點手中工具,相當於已經準備了7年。

王信賢提到,在這場關稅戰中,中國各個部會喊出「奉陪到底」,顯見這是北京的定調。美中關稅戰中,雙方體制不同也決定了習近平「有底氣」對抗,川普必須面對民調、資本家、在野黨、媒體等壓力,這些全是習近平不需要面對的。

王信賢剖析,習近平不需要承受輿論,可以將重心放在大外宣、大內宣,對外宣揚中國扛得起壓力、危機;透過宣傳調動民族主義,使對於經濟社會的不滿與批評轉為民族主義熱情,「相信唯有習近平帶領的共產黨才能控住這一波」。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登及認為,北京始終認為中國具備體制優勢,如同過去幾次金融危機,就算外部有很高的風險造成經濟動盪、影響民生就業,由於社會內控嚴格,不太容易擴散成為威脅政權的壓力,「就算有壓力也不容易表現出來」。

張登及指出,由於體制特殊,中國經濟金融等制度也可以配合政策方向調動財政措施、貨幣政策,有能力推出政策刺激內循環、增進消費;中國學者也大多認為,每次外部強大壓力是推進深化改革的動力、推動危機促進改革的機運。

張登及提到,中國強硬對抗美國姿態,可賺取負責任大國的國際形象,對於其他國家來說,其在與美國協商關稅過程也可以打「中國牌」,藉由與北京的曖昧不明試圖換取多一些美國讓步的可能性。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