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
( --° / --° )
氣象
2025-05-03 | 中央社

捷克連儂牆誕生45週年 自由反抗精神跨國響應

為慶祝布拉格連儂牆誕生45週年,約翰藍儂的新肖像出現在牆面上,藉此紀念捷克人長期對藝術與言論自由的堅持,以及反抗極權壓迫的精神,同時鼓勵世界各地建立類似牆面。

近期捷克藝術家在布拉格觀光景點連儂牆(Lennon Wall)畫上英國已故歌手約翰藍儂(John Lennon)在不同時期的肖像,藉此慶祝連儂牆誕生45週年,與紀念捷克人長久以來對藝術與言論自由的堅持。

哈維爾圖書館館長塞德拉切克(Toma? Sedla?ek)對媒體說:「連儂牆猶如一部集體精神的公共日記,是全球各地民眾表達夢想、懷疑與挑戰的地方。」

塞德拉切克指出,儘管藍儂的理想在部分地區實現,但自由與開放的價值仍屢遭威脅。他說:「俄羅斯正逐步走向極權,烏克蘭正為自由而戰,歐盟的開放邊界政策正是藍儂夢想中的世界,也受到挑戰。這些變化令人深深憂慮。」

捷克歐洲事務部長德弗拉克(Martin Dvo?ak)強調,連儂牆作為「歐洲價值象徵」的重要性,「在自由再次被質疑的時代,勇氣、創造力與團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重要」。

策展人斯塔斯特尼(Pavel ??astny)呼籲,「讓我們在世界各地創建更多連儂牆,為未來世代留下一道道自由與能量的象徵」。

連儂牆的命名源自於紀念英國歌手約翰藍儂。1980年12月,約翰藍儂遇刺身亡,當時一些年輕人為了悼念這位倡導和平與自由的音樂人,悄悄在牆上畫了他的肖像、寫下他的歌詞,甚至用空石板為他立了一塊象徵性的墓碑。

儘管共產政府多次清除這些塗鴉,但很快就被人重新塗上新的內容,連儂牆逐漸成為年輕人表達對共產政權的不滿、追求民主自由的象徵。

1989年絲絨革命(Velvet Revolution)爆發,捷克擺脫共產統治,連儂牆被保留下來,成為自由、和平與反極權的地標。如今,世界各地的遊客仍會在牆上留言、作畫與留影,是布拉格熱門的觀光景點。

這股精神也啟發世界各國相繼出現類似的牆面,例如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各地出現貼上便條紙、標語與塗鴉的連儂牆,以傳遞民眾的聲音。

此外,台灣各大學校園內也出現連儂牆,這些自發形成的牆面,成為公民社會表達訴求的空間。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