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7° / 23° )
氣象
2025-05-06 | 中央社

美國對歐盟加徵關稅恐涵蓋97%產品 金額逾3兆元

歐盟貿易執委塞夫柯維奇表示,美國目前對歐盟施行關稅,加上依國安條款啟動對6項產業調查可能產生的新關稅,估計將涵蓋歐盟對美貨物出口的97%,帶來約1000億歐元(約新台幣3.4兆元)的關稅成本。

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貿易政策執行委員塞夫柯維奇(Maros Sefcovic)在史特拉斯堡舉行的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大會提出前述估計。

他指出,在美國總統川普「對等關稅」及歐盟第一波反制關稅都暫停90天的這段期間,美國仍施加基本關稅10%和鋼鋁、汽車關稅25%,涵蓋歐盟對美出口價值總額的70%,約3800億歐元。

同時,美國政府也根據1962年貿易擴張法第232條規定(Section 232),調查特定產品進口是否影響國家安全。塞夫柯維奇表示,包括木材、醫藥、半導體產品、半導體製造設備、關鍵原料、卡車6項受調查產業,將衝擊價值合計1700億歐元的歐盟對美出口額。

他說,前述兩批出口衝擊涵蓋面將達5490億歐元,占對美出口97%。若美國「232條款」調查結果是加徵關稅,估計美國將對歐盟加徵的關稅總額恐達1000億歐元。2024年美國對歐盟徵收的關稅金額為70億歐元。

塞夫柯維奇指出,他持續向美方釋出解決問題的誠意,例如提議歐美互將對方進口關稅全面降到零,包括汽車等戰略性產業;共同因應全球產能過剩問題,包括鋼鋁等戰略性領域;共同提升歐美半導體、醫藥等產業供應鏈韌性。

他說:「我們現在需要的是,美國展現它準備好朝向公平及平衡的解決方案作出進展。」

塞夫柯維奇提醒,如果歐盟與美國的談判無法獲致讓歐盟滿意的結果,「我們將準備好替代方案,以回復公平競爭的環境」。

他說,歐盟執委會正利用90天暫停期,繼續準備進一步的「再平衡措施」,以應對美國對歐盟出口的大量額外關稅,「所有選項仍然擺在桌上」。

此外,歐盟身為全球前3大貿易市場,深怕美國關稅將使其他國家出現大量出口轉向;尤其歐盟早就形容,中國產能過剩下,產品「如洪澇般」湧入歐盟。

塞夫柯維奇向議會表示,執委會正透過特設的進口監看工作小組,追蹤貿易轉向(trade diversion)的可能風險,第一份監看報告將在5月中提出。

他說,執委會準備好在需要的時候「快速運用所有貿易防禦工具」以保護歐盟單一市場、歐盟生產者和消費者。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