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8 | 中央社
創造「軟實力」一詞 美國學術泰斗奈伊逝世享壽88歲
美國哈佛大學今天宣布名譽教授奈伊(Joseph Nye)過世,享壽88歲。奈伊是一位多才多藝且頗具影響力的政治學家及美國政策制定者,「軟實力」一詞便是由他所創造。
法新社報導,奈伊昨天與世長辭,他於1964年進入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任教,曾擔任哈佛甘迺迪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院長,並在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與柯林頓(Bill Clinton)任內擔任政府職務。
這位新自由主義思想家共撰寫了14本書和200多篇期刊文章,研究領域涵蓋軍備控制與泛非主義等,但他最廣為人知的是在1980年代末期提出「軟實力」一詞。
軟實力指的是國家透過吸引力來取得主導地位的概念,此一理念如今遭到美國總統川普嘲弄。
相較於武力與經濟制裁等「硬實力」,軟實力包括能夠贏得他人支持的價值與文化。
奈伊在2004年出版的著作中提到這個主題時寫道:「軟實力,是讓別人也想得到你所追求的結果,是一種吸引力,而非強迫他人。」
他舉出的例子,包括前總統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推行「睦鄰政策」後,美國在拉丁美洲的影響力日益增強;相反地,儘管蘇聯的硬實力日益壯大,莫斯科卻因為殘暴統治而失去了對東歐的控制。
川普自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大幅削弱了美國的軟實力,包括取消對外援助、打壓國際學生,並試圖增加軍事開支。
奈伊今年2月接受法新社訪問,談及他如何看待川普的第2任期時寫道:「川普其實不是很了解權力,他只把這看作是脅迫與交易。」
他透過電子郵件說:「他把短期成果誤認為長期效應。強硬的脅迫權力(例如關稅威脅)或許在短期內奏效,但從長遠來看,卻會促使他國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我們過去80年的成功,也有賴於自身的吸引力。」
但他表示,美國的軟實力過去也曾經歷過不同的週期性變化,例如在越戰期間,美國一度不受歡迎。
他寫道:「川普卸任後,我們或許能恢復一些聲望,但他已經破壞了人們對美國的信任。」
奈伊承認,單靠軟實力有其局限性。他在書中寫道:「優質的葡萄酒和起司無法保證法國的吸引力,口袋怪獸(Pokemon)遊戲的流行,也不能保證日本能達成他們希望的政策成果。」
外界認為,倘若凱瑞(John Kerry)在2004年贏得總統大選,奈伊可能會是國家安全顧問人選。他也特別關注日本事務,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甚至考慮任命他擔任駐日大使。
奈伊擔任政府職務期間大多聚焦核政策。他認為,核武的風險本可嚇阻主要強權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但自冷戰結束以來,核武擴散帶來了新的危險。
哈佛大學學者艾利森(Graham Allison)在聲明中說:「他(奈伊)最自豪的是在卡特和柯林頓政府時期,在理智和實踐上為防止核戰爭做出的貢獻。
法新社報導,奈伊昨天與世長辭,他於1964年進入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任教,曾擔任哈佛甘迺迪學院(Harvard Kennedy School)院長,並在前總統卡特(Jimmy Carter)與柯林頓(Bill Clinton)任內擔任政府職務。
這位新自由主義思想家共撰寫了14本書和200多篇期刊文章,研究領域涵蓋軍備控制與泛非主義等,但他最廣為人知的是在1980年代末期提出「軟實力」一詞。
軟實力指的是國家透過吸引力來取得主導地位的概念,此一理念如今遭到美國總統川普嘲弄。
相較於武力與經濟制裁等「硬實力」,軟實力包括能夠贏得他人支持的價值與文化。
奈伊在2004年出版的著作中提到這個主題時寫道:「軟實力,是讓別人也想得到你所追求的結果,是一種吸引力,而非強迫他人。」
他舉出的例子,包括前總統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推行「睦鄰政策」後,美國在拉丁美洲的影響力日益增強;相反地,儘管蘇聯的硬實力日益壯大,莫斯科卻因為殘暴統治而失去了對東歐的控制。
川普自今年1月重返白宮以來,大幅削弱了美國的軟實力,包括取消對外援助、打壓國際學生,並試圖增加軍事開支。
奈伊今年2月接受法新社訪問,談及他如何看待川普的第2任期時寫道:「川普其實不是很了解權力,他只把這看作是脅迫與交易。」
他透過電子郵件說:「他把短期成果誤認為長期效應。強硬的脅迫權力(例如關稅威脅)或許在短期內奏效,但從長遠來看,卻會促使他國減少對美國的依賴。」
「我們過去80年的成功,也有賴於自身的吸引力。」
但他表示,美國的軟實力過去也曾經歷過不同的週期性變化,例如在越戰期間,美國一度不受歡迎。
他寫道:「川普卸任後,我們或許能恢復一些聲望,但他已經破壞了人們對美國的信任。」
奈伊承認,單靠軟實力有其局限性。他在書中寫道:「優質的葡萄酒和起司無法保證法國的吸引力,口袋怪獸(Pokemon)遊戲的流行,也不能保證日本能達成他們希望的政策成果。」
外界認為,倘若凱瑞(John Kerry)在2004年贏得總統大選,奈伊可能會是國家安全顧問人選。他也特別關注日本事務,前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甚至考慮任命他擔任駐日大使。
奈伊擔任政府職務期間大多聚焦核政策。他認為,核武的風險本可嚇阻主要強權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但自冷戰結束以來,核武擴散帶來了新的危險。
哈佛大學學者艾利森(Graham Allison)在聲明中說:「他(奈伊)最自豪的是在卡特和柯林頓政府時期,在理智和實踐上為防止核戰爭做出的貢獻。
最新國際新聞
-
-
川普發文宣布 美英將達成全面貿易協議
(1 小時前) -
為保護殘疾女兒!單親母合力痛毆強姦犯致死 殺人罪遭撤銷引眾人喝采
(1 小時前) -
挺陸配大遊行 陸委會:建議有問題找政府協助
(1 小時前) -
仍是黑煙!新任教宗選舉第2輪上午投票結果公布 仍未選出當選者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