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5°
( 26° / 23° )
氣象
2025-05-09 | 中央社

新教宗名號選「良十四世」 隱含社會關懷深意

據專家說法,美國籍樞機主教普瑞弗斯特(Robert Francis Prevost)決定以「良十四世」(Leo XIV)為教宗名號,隱含他有意對個人教宗職責賦予「社會關懷」作風的深意。

法新社報導,一般來說,當選教宗後很快就要選擇正式名號,隨後移駕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的陽台上向世人亮相。

名號的選擇通常體現對前教宗的敬佩,同時可以象徵對過去的延續或決裂,並且暗示天主教會新領袖是進步派或傳統派。

梵蒂岡專家艾倫(John Allen)在一本有關遴選新教宗的樞密會議(conclave)書籍中表示:「名號的選擇可以成為新教宗第一個表態有意成為何種教宗的訊號。」

教廷發言人布魯尼(Matteo Bruni)今天告訴媒體,普瑞弗斯特選擇的教宗名號「明顯意指教會社會訓導」。

前教宗良十三世(Leo XIII)在1879年至1903年任職,曾堅定捍衛勞工權益,最為人所知的是在通諭中譴責「工商業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少數富豪和財閥,從而對無數無產階級施加近乎奴役般的枷鎖」。

梵蒂岡專家暨作家馬比耶(Francois Mabille)表示,他是專注於社會訓導的教宗,1891年發布的「新事」(Rerum novarum)通諭帶有明顯的社會關懷特徵。

他說:「當時在1891年,問題是社會正義,攸關勞工的問題。」

良十四世的名號選擇顯示「這個主題將再次被提起,不僅與過度全球化有關,也與人工智慧等更廣泛的社會議題有關」。

這個名號也可被解讀為向生前關懷弱勢的已故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致敬。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