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 中央社
協商3年多大流行公約初獲通過 世衛大會可望批准
世界衛生組織(WHO)成員國今天在委員會通過具有開創性意義的大流行公約,目的是改善各國對疫情的防範和因應工作。
綜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這項公約意在改善全球協調、監控及取得疫苗的管道,防止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出現的各自為政和國際混亂狀況重演。
委員會的批准,為具有WHO決策功能的年度大會正式通過公約做了準備。
主持委員會的奈米比亞衛生部長魯文道(Esperance Luvindao)宣布公約相關決議以124票贊成、無人反對的結果通過,包括伊朗、以色列、義大利、波蘭、俄羅斯、斯洛伐克等11國棄權。
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說:「全球各國政府讓各自的國家和我們這個相互連結的全球社會,在面對潛在大流行的病原體和病毒威脅時,更公平、更健康、更安全。」
他還說:「他們致力制定這項全球公約,將確保各國更妥善、更迅速、更公平地合作預防及因應下一次大流行威脅。」
魯文道說,這項WHO大流行公約展現各國希望更妥善為預防和因應未來大流行做準備的共同願望。
經過3年多協商,各國於上月敲定公約文本,以改善大流行監控和取得疫苗的管道。
在美國總統川普決定讓美國退出WHO之後,美方已退出協商,也因此將不受公約約束。退出WHO的程序要花一年時間來完成。
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WHA)全會明天將正式通過公約草案,其內容吸收了從COVID-19疫情學得的教訓,致力於解決藥物、疫苗和醫療照護工具發展上的結構性不平等問題。
然而,要等各國協商有關病原體分享的附錄後,公約才會正式生效;協商可能要花兩年時間,接著各國還須批准。
綜合法新社與路透社報導,這項公約意在改善全球協調、監控及取得疫苗的管道,防止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出現的各自為政和國際混亂狀況重演。
委員會的批准,為具有WHO決策功能的年度大會正式通過公約做了準備。
主持委員會的奈米比亞衛生部長魯文道(Esperance Luvindao)宣布公約相關決議以124票贊成、無人反對的結果通過,包括伊朗、以色列、義大利、波蘭、俄羅斯、斯洛伐克等11國棄權。
WHO秘書長譚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說:「全球各國政府讓各自的國家和我們這個相互連結的全球社會,在面對潛在大流行的病原體和病毒威脅時,更公平、更健康、更安全。」
他還說:「他們致力制定這項全球公約,將確保各國更妥善、更迅速、更公平地合作預防及因應下一次大流行威脅。」
魯文道說,這項WHO大流行公約展現各國希望更妥善為預防和因應未來大流行做準備的共同願望。
經過3年多協商,各國於上月敲定公約文本,以改善大流行監控和取得疫苗的管道。
在美國總統川普決定讓美國退出WHO之後,美方已退出協商,也因此將不受公約約束。退出WHO的程序要花一年時間來完成。
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WHA)全會明天將正式通過公約草案,其內容吸收了從COVID-19疫情學得的教訓,致力於解決藥物、疫苗和醫療照護工具發展上的結構性不平等問題。
然而,要等各國協商有關病原體分享的附錄後,公約才會正式生效;協商可能要花兩年時間,接著各國還須批准。
最新國際新聞
-
六四36週年紀念攝影展 將歷史修復延續下去
(27 分鐘前) -
就職週年講話未著墨兩岸 大陸學者:策略性調整
(1 小時前) -
日美第3輪關稅談判5/23舉行 爭取豁免目標未變
(2 小時前) -
英籍超耐力運動員35天長跑穿越澳洲 創世界紀錄
(2 小時前) -
美國成功完成人類膀胱移植 創世界首例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