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 中央社
六四36週年紀念攝影展 將歷史修復延續下去
今年是六四天安門事件36週年,華人民主書院舉辦「金繼-他們碎裂,我們承繼」人權攝影展,象徵民主與自由經歷壓迫、破碎後能重新修復與延續;影展將六四與太陽花學運等抗爭影像,以金漆修補聯結起來,印證台灣守護民主自由。
1989年,中國天安門廣場上對民主的期待遭到鎮壓,瞬間跌入無盡的沉寂,這些畫面刻進無數人的腦海中。當年以中國政法大學講師身分,在天安門廣場擔任「特別糾察隊領隊」維持秩序的吳仁華,見證者這場鎮壓。
吳仁華在「金繼-他們碎裂,我們承繼」攝影展記者會表示,36年後仍然要紀念六四,因為六四是重大的人權災難事件,真相一直被掩蓋,受難者及死難者沒有得到公平的評價。
他說,在中國,六四是被嚴密封殺的話題,所有公開及私下紀念活動也消失了,包括曾是規模最大的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六四獨光晚會。在台灣舉辦紀念活動變得更重要,能展示民主台灣的價值。
吳仁華引述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的名句:「人類對抗強權的鬥爭,就是遺忘與記憶的鬥爭」,今天仍堅持紀念六四,也是對強權抗爭的一種反思。
今年華人民主書院紀念六四的攝影展以「金繼(Kintsugi)」的意象出發。金繼是一種日本傳統修補工藝,策展人K.C.Lai表示,這場攝影展是一場記憶的縫合,以「金繼」作為隱喻,不只是修補的工藝,更是一種外來、卻在台灣落地生根的文化象徵。
K.C.Lai表示,透過溫柔而堅定的方式,把來自中國或台灣等的歷史碎片修復,不只是承接歷史,更是讓碎片成為重生的養分,讓記憶轉化為行動的力量。
華人民主書院協會常務理事曾建元表示,將六四與太陽花學運等抗爭影像連繫起來,展示出公民社會面對國家暴力時,對真理及民主的追求是一致的。他希望讓參觀者共同見證與反思民主自由精神的韌性,理解台灣如何以更堅韌的姿態,繼續為民主與自由前行。
攝影展正在中正紀念堂中央通廊舉行。
1989年,中國天安門廣場上對民主的期待遭到鎮壓,瞬間跌入無盡的沉寂,這些畫面刻進無數人的腦海中。當年以中國政法大學講師身分,在天安門廣場擔任「特別糾察隊領隊」維持秩序的吳仁華,見證者這場鎮壓。
吳仁華在「金繼-他們碎裂,我們承繼」攝影展記者會表示,36年後仍然要紀念六四,因為六四是重大的人權災難事件,真相一直被掩蓋,受難者及死難者沒有得到公平的評價。
他說,在中國,六四是被嚴密封殺的話題,所有公開及私下紀念活動也消失了,包括曾是規模最大的香港維多利亞公園六四獨光晚會。在台灣舉辦紀念活動變得更重要,能展示民主台灣的價值。
吳仁華引述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的名句:「人類對抗強權的鬥爭,就是遺忘與記憶的鬥爭」,今天仍堅持紀念六四,也是對強權抗爭的一種反思。
今年華人民主書院紀念六四的攝影展以「金繼(Kintsugi)」的意象出發。金繼是一種日本傳統修補工藝,策展人K.C.Lai表示,這場攝影展是一場記憶的縫合,以「金繼」作為隱喻,不只是修補的工藝,更是一種外來、卻在台灣落地生根的文化象徵。
K.C.Lai表示,透過溫柔而堅定的方式,把來自中國或台灣等的歷史碎片修復,不只是承接歷史,更是讓碎片成為重生的養分,讓記憶轉化為行動的力量。
華人民主書院協會常務理事曾建元表示,將六四與太陽花學運等抗爭影像連繫起來,展示出公民社會面對國家暴力時,對真理及民主的追求是一致的。他希望讓參觀者共同見證與反思民主自由精神的韌性,理解台灣如何以更堅韌的姿態,繼續為民主與自由前行。
攝影展正在中正紀念堂中央通廊舉行。
最新國際新聞
-
-
全固態已建成0.2GWh中試線 國軒高科2025全球科技大會新品六連發
(41 分鐘前) -
氣象主播遭職場霸凌輕生 加害者仍照常上班惹議!MBC回應了
(44 分鐘前) -
美前官員曝:中國正對美發動史上最大間諜戰
(47 分鐘前) -
競速步行崛起為下一個熱門有氧運動趨勢:快速競走帶來最佳健身效果
(58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