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9 | 中央社
COVID-19影響生活模式 港人變胖
香港官員今天表示,2020年初爆發的COVID-19疫情影響了市民的生活模式,以致港人變胖,期間進行的調查顯示,約一半港人有超重及肥胖問題。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今天以書面答覆立法會議員的相關質詢時說,衛生署約每5年進行一次人口健康調查,2020至2022年度進行的調查顯示,當時18至84歲市民的超重及肥胖普遍率為51.3%,高於2014至2015年度的47%。
他說,當時肥胖率所以上升是因新冠疫情爆發,市民的生活模式出現重大轉變,包括缺少體能活動,以及有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
但他說,肥胖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由1990年到2022年,全球肥胖流行率增加一倍多,並在新冠疫情期間惡化。
盧寵茂並說,當局留意到,在新冠疫情之後,本地肥胖問題有顯著改善,包括市民的活動量有所上升,以及中小學生的肥胖及超重比率,由2021至2022學年度的21.2%,下降至去年度的17.9%,
據公布,港府將於今年第三季展開新一輪人口健康調查,預期明年底會有結果。
根鎮據香港官方的定義,體重指標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平方,其單位為公斤/平方公尺(kg/m2);本地成年人的體重指標在23至25以下屬超重,達25或以上則屬肥胖。
醫務衛生局局長盧寵茂今天以書面答覆立法會議員的相關質詢時說,衛生署約每5年進行一次人口健康調查,2020至2022年度進行的調查顯示,當時18至84歲市民的超重及肥胖普遍率為51.3%,高於2014至2015年度的47%。
他說,當時肥胖率所以上升是因新冠疫情爆發,市民的生活模式出現重大轉變,包括缺少體能活動,以及有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
但他說,肥胖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由1990年到2022年,全球肥胖流行率增加一倍多,並在新冠疫情期間惡化。
盧寵茂並說,當局留意到,在新冠疫情之後,本地肥胖問題有顯著改善,包括市民的活動量有所上升,以及中小學生的肥胖及超重比率,由2021至2022學年度的21.2%,下降至去年度的17.9%,
據公布,港府將於今年第三季展開新一輪人口健康調查,預期明年底會有結果。
根鎮據香港官方的定義,體重指標為體重(公斤)除以身高(公尺)平方,其單位為公斤/平方公尺(kg/m2);本地成年人的體重指標在23至25以下屬超重,達25或以上則屬肥胖。
最新國際新聞
-
中國版N號房!大量女性私密片遭瘋傳 未成年和加害者親屬都被偷拍
(28 分鐘前) -
斯里蘭卡前總統涉挪用公款遭逮捕 又因急性脫水被送醫治療
(35 分鐘前) -
英國夫婦再生史前珍稀古樹 9千萬年沃勒邁松首結果「種子拍賣估20.3萬」
(52 分鐘前) -
南韓總統李在明首次出訪日、美 金正恩主持防空飛彈試射回應
(1 小時前) -
以色列擬於9月中旬全面接管加薩城 要求百萬平民撤離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