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3°
( 34° / 31° )
氣象
2025-07-28 | 中央社

分析:美歐談成貿易協議 細節有出入且變數仍存

美歐今天宣布達成貿易協議,歐盟輸美產品關稅降至15%。不過美國總統川普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對部分關鍵細節說法不一致,凸顯這份協議在實際落實上可能面臨困難。

歐盟表示會接受近乎所有銷美商品被課15%關稅;川普告訴媒體,歐盟還同意對美開放零關稅貿易。

然而雙方在製藥這部分的說法有出入。川普暗示歐洲製藥可能被課更高關稅,范德賴恩卻稱歐盟已同意15%稅率。

製藥、鋼鋁 川普與范德賴恩說法不同

川普今天在蘇格蘭登拜里(Turnberry)的自家高球場與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會晤後表示,美歐這份貿易協議不包含爭執點之一的製藥;然在另一場記者會,范德賴恩卻說「歐盟同意製藥適用15%關稅」至於川普日後作何決定,「那又是另外一回事」。

美方官員隨後說明,雙方就歐盟製藥出口採15%關稅有共識,美國針對外國輸美製藥的「232條款調查」仍會在3週內展開,只是歐盟可望維持在15%。美國1962年的貿易擴張法第232條款(Section 232 of the Trade Expansion Act of 1962),賦予美國總統可對攸關國家安全的品項課關稅。

歐美雙方在另一具爭議性的產業領域也出現分歧。川普表示對外國輸美鋼鋁的50%關稅「維持不變」;范德賴恩則說鋼鋁「關稅會調降,並建立配額制度」。

然美方高層事後說明,美歐協議未涵蓋歐盟出口鋼鋁,因此仍將適用50%關稅;與此同時,輸美航太產品在232條款調查出爐前,暫時仍維持零關稅。

美聯社指出,美歐協議的重點是對「絕大多數」歐洲輸美商品課15%關稅,涵蓋汽車、電腦晶片等品項。此一稅率低於川普最先所提出的20%,也比他後來揚言的50%與30%更低。不過15%稅率仍遠高於川普上任前歐洲平均僅面臨美國約1%的關稅,也高於川普開出的基準關稅稅率(10%)。

此外,川普表示歐盟方面將向美採購價值7500億美元的天然氣、石油與核燃料,以取代對俄國能源依賴;同時歐洲國家還將額外在美國投資6000億美元。

協議尚無白紙黑字歐洲成長起碼掉0.4百分點

對歐洲商品課更高的關稅,意味在美國的銷售商將面臨兩難:不是得提高商品售價、冒著流失市占率風險,就是得自行吸收成本犧牲利潤。較高關稅預計也將削弱歐洲企業的出口收益,拖慢整體經濟成長。

即便實施10%基準關稅,就足以讓歐盟執委會將今年的經濟成長預測從1.3%下修至0.9%,如今15%的衝擊更不容小覷。

德國工業聯盟(BDI)最為直白。聯盟高層之一的尼德馬克(Wolfgang Niedermark)說即便15%關稅,也將對以出口為導向的德國產業造成極大負面影響。

荷商安智銀行全球宏觀經濟主管布茲斯基(Carsten Brzeski)指出,雖然最終關稅低於原先的數字,但今天這份協議最大的警訊是一切仍無白紙黑字」。

美國與貿易夥伴的協議相繼出爐。川普上週表示已與另一大貿易夥伴日本達成協議,設定15%的關稅;他並指出已與越南達成協議,關稅訂為20%,菲律賓與印尼則為19%。

15%關稅將成美國多數夥伴的新「低消」

華爾街日報指出,與歐盟這份協議是川普至今所達成貿易協議裡最具份量的一個。歐盟是美國最大的區域貿易夥伴,也是美國外資的主要來源;雙方每日的貨貿與服貿總額超過50億美元。

今天這份美歐協議顯示,15%很可能將成為美國對多數貿易夥伴的新「最低關稅門檻」。經濟學家與貿易分析師們指出,這樣的稅率將影響企業決策,料將帶動美國國內物價上漲,但不至於打斷全球貿易流動。

目前獲川普政府最低關稅者為英國,稅率僅為10%。川普訂於7月28日與英相施凱爾(Keir Starmer)會晤,敲定英美協議的最後細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