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30 | 中央社
1分鐘讓你買票 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街頭推票術
法國外亞維儂藝術節就像表演藝術界的超級市場。每年7月,世界各地劇團齊聚亞維儂,期待將作品銷往全法國,甚至走向世界。街上總是充滿推銷自己的藝術家。
法國劇場導演李察德自2015年起持續參與外亞維儂藝術節,他向中央社分享自己的「1分鐘街頭推票術」,說秘訣是慢慢來,因為只有1分鐘,讓路人產生興趣。
位於法國南部的亞維儂(Avignon),面積僅台北市的1/4大小,巷弄蜿蜒,風景迷人,原本只是一座純樸的古城。自1947年起創立「亞維儂藝術節」(簡稱「內亞」),1966年又衍生出「外亞維儂藝術節」(OFF Avignon,簡稱「外亞」)後,這座城市從此吸引無數藝術家與觀眾,成為全球表演藝術重要節慶之一。
「內亞」與「外亞」每年同時舉辦,長達近1個月,今年在7月5日至26日舉行。兩者差別在於「內亞」較官方、正式,由內亞單位邀請編制較大的表演團隊,在城市內的國家劇場裡表演。
「外亞」則有點像美國外百老匯(Off-Broadway),從豪華劇場大道之外蔓延開來。它以獨立、自由、實驗精神為核心,歡迎任何準備好的表演團隊。只要與當地劇場談妥合作與場地租用,就能上場,向世界推銷自己。
以2025年為例,「內亞」官方僅邀請約40個表演團隊,「外亞」卻有超過1300個表演團隊自主參與,其中多數為法國團體,近200個來自海外;他們與當地137座劇場或表演空間合作,本屆便有6個台灣表演團隊在3座劇場演出。
因「內亞」而生的「外亞」藝術節,反而比較熱門;為吸引觀眾買票進場,藝術家紛紛使出渾身解數。不是將表演海報貼滿城牆、建築外牆、人行道欄杆上,就是直接上街頭免費試演一段,例如魔術師架起小桌與行人互動、音樂家即興演奏、古裝演員邊演邊邀路人合照等,都是創造口碑與人氣的關鍵手段。
年年來外亞藝術節報到的法國觀眾慕莉兒(Muriel)向中央社記者說,因為待在亞維儂時間有限,如何從眾多節目中選擇,劇場海報小卡成為重要的參考資訊。她會在第一時間藉由圖像設計確認喜好,再依據文字介紹了解內容。
慕莉兒說:「不過,最後決定買票進場的關鍵,是與劇場人員實際交談。在藝術節期間,常有許多人前來向我們搭訕、推銷自己的表演節目,像剛剛不過10分鐘,就遇到3組表演團體。直接聊,如果我喜歡就會去看。」
劇場導演李察德(Thai-son Richardier)分享他自2015年起參與「外亞」藝術節的實戰經驗—「慢慢來,客製化地與觀眾輕鬆聊天」,是他推票成功的小秘訣。
李察德解釋,參與「外亞」的表演團隊之所以積極在街頭賣票,背後是沉重的經濟壓力。光是租下一間劇場空間,一個月平均須支付約1萬5000歐元(約新台幣52萬元)。另外,一個獨立劇團通常至少有5人,一個月的基本食宿開銷約需6萬歐元起跳。
李察德認為,其實9成的表演團隊在外亞藝術節期間都是虧本的,大家求的是這座平台所聚集的商業效應。這裡就像一處超級市場,來自各國的表演藝術專業人士都會來看貨、找節目。「我們參與外亞,不只是在這裡演一次,更是向整個法國,甚至國際劇場界展示自己。」
李察德現年47歲,原本從事資訊科技產業,在29歲因為看了一場戲而愛上劇場,轉而從事劇場導演與編劇至今。他認為,劇場能複製並再現生命。熱愛生活的他,期待將人類的演變搬上舞台。
今年是李察德與他的獨立劇團Compagnie THESPIS第5次參與「外亞」,今年演出作品是出自歐洲古老文學、荷馬史詩改編的「伊里亞德」(L'Iliade)。李察德將原著中對戰的特洛伊人與希臘人,化身為現代美式足球賽現場,並加上即時球評與電吉他等流行元素。
李察德說:「當我在街上推銷『伊里亞德』作品時,我會先觀察這個人是不是正在吃東西,等待時機上前攀談。」
他表示:「我會先輕鬆地了解對方平常是否習慣看劇場演出,或者是否熟悉希臘神話—這會決定我這1分鐘內該說些什麼,試著引起他們的興趣。有時我甚至不談戲,而是用分享方式,和他們聊聊最近看了什麼、喜歡什麼。如果對方開始好奇、主動發問,那就是我接著介紹自己作品的時機。」
李察德分享,在法國從事表演藝術工作,需要時間慢慢打入圈子、拓展人脈,一開始往往並不容易。但只要持續做下去,逐漸認識一些人,進而接觸到劇場經理,他們就會主動詢問你是否有新作品。如果能穩定創作、勇於嘗試,整個人脈網絡便會自然連結起來。
李察德也提醒台灣的表演藝術工作者,若未來想透過「外亞」藝術節向世界推銷自己,選對劇場至關重要。一個好的場地,可能就是你作品被看見的關鍵。
法國劇場導演李察德自2015年起持續參與外亞維儂藝術節,他向中央社分享自己的「1分鐘街頭推票術」,說秘訣是慢慢來,因為只有1分鐘,讓路人產生興趣。
位於法國南部的亞維儂(Avignon),面積僅台北市的1/4大小,巷弄蜿蜒,風景迷人,原本只是一座純樸的古城。自1947年起創立「亞維儂藝術節」(簡稱「內亞」),1966年又衍生出「外亞維儂藝術節」(OFF Avignon,簡稱「外亞」)後,這座城市從此吸引無數藝術家與觀眾,成為全球表演藝術重要節慶之一。
「內亞」與「外亞」每年同時舉辦,長達近1個月,今年在7月5日至26日舉行。兩者差別在於「內亞」較官方、正式,由內亞單位邀請編制較大的表演團隊,在城市內的國家劇場裡表演。
「外亞」則有點像美國外百老匯(Off-Broadway),從豪華劇場大道之外蔓延開來。它以獨立、自由、實驗精神為核心,歡迎任何準備好的表演團隊。只要與當地劇場談妥合作與場地租用,就能上場,向世界推銷自己。
以2025年為例,「內亞」官方僅邀請約40個表演團隊,「外亞」卻有超過1300個表演團隊自主參與,其中多數為法國團體,近200個來自海外;他們與當地137座劇場或表演空間合作,本屆便有6個台灣表演團隊在3座劇場演出。
因「內亞」而生的「外亞」藝術節,反而比較熱門;為吸引觀眾買票進場,藝術家紛紛使出渾身解數。不是將表演海報貼滿城牆、建築外牆、人行道欄杆上,就是直接上街頭免費試演一段,例如魔術師架起小桌與行人互動、音樂家即興演奏、古裝演員邊演邊邀路人合照等,都是創造口碑與人氣的關鍵手段。
年年來外亞藝術節報到的法國觀眾慕莉兒(Muriel)向中央社記者說,因為待在亞維儂時間有限,如何從眾多節目中選擇,劇場海報小卡成為重要的參考資訊。她會在第一時間藉由圖像設計確認喜好,再依據文字介紹了解內容。
慕莉兒說:「不過,最後決定買票進場的關鍵,是與劇場人員實際交談。在藝術節期間,常有許多人前來向我們搭訕、推銷自己的表演節目,像剛剛不過10分鐘,就遇到3組表演團體。直接聊,如果我喜歡就會去看。」
劇場導演李察德(Thai-son Richardier)分享他自2015年起參與「外亞」藝術節的實戰經驗—「慢慢來,客製化地與觀眾輕鬆聊天」,是他推票成功的小秘訣。
李察德解釋,參與「外亞」的表演團隊之所以積極在街頭賣票,背後是沉重的經濟壓力。光是租下一間劇場空間,一個月平均須支付約1萬5000歐元(約新台幣52萬元)。另外,一個獨立劇團通常至少有5人,一個月的基本食宿開銷約需6萬歐元起跳。
李察德認為,其實9成的表演團隊在外亞藝術節期間都是虧本的,大家求的是這座平台所聚集的商業效應。這裡就像一處超級市場,來自各國的表演藝術專業人士都會來看貨、找節目。「我們參與外亞,不只是在這裡演一次,更是向整個法國,甚至國際劇場界展示自己。」
李察德現年47歲,原本從事資訊科技產業,在29歲因為看了一場戲而愛上劇場,轉而從事劇場導演與編劇至今。他認為,劇場能複製並再現生命。熱愛生活的他,期待將人類的演變搬上舞台。
今年是李察德與他的獨立劇團Compagnie THESPIS第5次參與「外亞」,今年演出作品是出自歐洲古老文學、荷馬史詩改編的「伊里亞德」(L'Iliade)。李察德將原著中對戰的特洛伊人與希臘人,化身為現代美式足球賽現場,並加上即時球評與電吉他等流行元素。
李察德說:「當我在街上推銷『伊里亞德』作品時,我會先觀察這個人是不是正在吃東西,等待時機上前攀談。」
他表示:「我會先輕鬆地了解對方平常是否習慣看劇場演出,或者是否熟悉希臘神話—這會決定我這1分鐘內該說些什麼,試著引起他們的興趣。有時我甚至不談戲,而是用分享方式,和他們聊聊最近看了什麼、喜歡什麼。如果對方開始好奇、主動發問,那就是我接著介紹自己作品的時機。」
李察德分享,在法國從事表演藝術工作,需要時間慢慢打入圈子、拓展人脈,一開始往往並不容易。但只要持續做下去,逐漸認識一些人,進而接觸到劇場經理,他們就會主動詢問你是否有新作品。如果能穩定創作、勇於嘗試,整個人脈網絡便會自然連結起來。
李察德也提醒台灣的表演藝術工作者,若未來想透過「外亞」藝術節向世界推銷自己,選對劇場至關重要。一個好的場地,可能就是你作品被看見的關鍵。
最新國際新聞
-
研究團隊重新調查 確認日本首發現新索齒獸化石
(33 分鐘前) -
川普批鮑爾頑固不降息 籲聯準會理事奪取控制權
(35 分鐘前) -
中國籍男子違反監護令攜3子女離美 在巴拿馬被捕
(48 分鐘前) -
巴西多城示威焚燒川普人偶 抗議遭課高關稅
(55 分鐘前) -
Instagram直播新規上路 未滿千粉帳號遭限「近17億用戶恐被排除」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