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25 | 中央社
日媒:日本水產品對中國出口未見進展 面臨高門檻
共同社報導,中國政府6月29日雖宣布恢復日本部分水產品進口,但中方要求的貿易重新註冊登記及放射性物質檢測卻成為高門檻,使日本水產品輸入中國未見實際進展。而中日雙方今後針對農產、水產品磋商的進展,仍存在不確定性。
報導提到,中國曾是日本最大的水產品出國,但自2023年8月起全面暫停,導致2024年水產品對中國出口額從2022年的871億日圓(約新台幣180億元)降至61億日圓,其中扇貝出口更化為零。
根據報導,中國政府今年6月29日宣布恢復日本37個道府縣的水產品進口,但同時要求提交日本官方出具的衛生證明和放射性物質檢測合格證明。有日本水產業者憂心忡忡地表示,「檢測結果還沒出來。真的能(向中國)出口嗎?」。
報導提到,恢復進口是中日政府協商的成果,但正因如此,也有人擔憂政治因素造成倒退局面。8月間,日本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在韓國仁川出席中日韓農業部長會議期間,原本預定會後與中國農業農村部長韓俊轉往日本會談,最後未能實現。
這則報導認為,中方的轉變可能是受7月間台灣外交部長林佳龍訪日的影響,當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曾對此向日方表達不滿。而中日雙方今後圍繞農水產品磋商的進展,依然存在不確定性。
報導提到,中國曾是日本最大的水產品出國,但自2023年8月起全面暫停,導致2024年水產品對中國出口額從2022年的871億日圓(約新台幣180億元)降至61億日圓,其中扇貝出口更化為零。
根據報導,中國政府今年6月29日宣布恢復日本37個道府縣的水產品進口,但同時要求提交日本官方出具的衛生證明和放射性物質檢測合格證明。有日本水產業者憂心忡忡地表示,「檢測結果還沒出來。真的能(向中國)出口嗎?」。
報導提到,恢復進口是中日政府協商的成果,但正因如此,也有人擔憂政治因素造成倒退局面。8月間,日本農林水產大臣小泉進次郎在韓國仁川出席中日韓農業部長會議期間,原本預定會後與中國農業農村部長韓俊轉往日本會談,最後未能實現。
這則報導認為,中方的轉變可能是受7月間台灣外交部長林佳龍訪日的影響,當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曾對此向日方表達不滿。而中日雙方今後圍繞農水產品磋商的進展,依然存在不確定性。
最新國際新聞
-
-
泰國總理貝東塔被免職 重創戴克辛家族政治王朝
(51 分鐘前) -
加薩衝突加深齟齬 英國拒邀以色列政府出席防務展
(1 小時前) -
先健科技公布2025年中期業績:核心業務彰顯韌性,國際國內收入齊增
(2 小時前) -
陸拒協發除籍證明 陸委會:對岸讓在台陸配不安心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