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3° / 30° )
氣象
2025-09-18 | 中央社

楊(雙)子金翎哥倫比亞大學講座 談台灣認同與百合情誼

「臺灣漫遊錄」作者楊(雙)子與譯者金翎今天在哥倫比亞大學講座,與國際學生及專業翻譯人士近距離接觸。座談由哥大資深政治學者黎安友主持,從台灣認同到女性之間的百合情誼都是話題。

「臺灣漫遊錄」去年起陸續獲得美國國家圖書獎與亞洲協會(Asia Society)的翻譯文學獎,作者楊(雙)子與譯者金翎17日起再度於美國進行演講座談,實際和讀者及線上參與者接觸。

座談首站於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維勒海德東亞研究所(Weatherhead East Asian Institute)舉行,吸引不少國際學生與文學翻譯專業人士出席。

座談由哥大政治學與中國事務專家黎安友(Andrew Nathan)主持,他對小說中的台灣人國族身分認同、殖民歷史、同性情愫與美食等都有極高興趣,盛讚作者為創作進行的歷史專業研究。

楊(雙)子指出,當時的日本「內地」女作家來到台灣進行殖民地之旅,兩人從台灣頭吃到台灣尾,書寫時著墨在1930年代的台灣、縱貫鐵道和當時可吃到的美食3個元素。

她說,另外一個元素是百合,兩位女性的同性情誼,在談論艱難議題時,能讓故事基調變得柔軟點。

畢業於哥大的金翎再返母校,由於翻譯書中大量台灣美食,讀者可能認為她很懂食物,不過她說,對食物一點都不挑,在哥大工作時每天就吃附近Dig Inn餐廳的食物;自己常思考殖民主義與政治事務,這部分翻譯穿透「臺灣漫遊錄」全書。

有趣的是有些讀者對她提及書中的食物,金翎有時反而不記得。她笑說:「因為書中有太多食物,但自己比較關注歷史的部分。」

不少出席人士對台灣近代歷史政權轉變,日治時期、中華民國到今日民主台灣的台灣人認同傾向變化,以及女性與國家、台灣未來可能發展等議題都有極高興趣。楊(雙)子暢所欲言,無所不談。

楊(雙)子與金翎將繼續於紐約、麻薩諸塞州、密西根州與德州出席多場講座,接近更多美國讀者。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