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9°
( 30° / 28° )
氣象
2025-09-25 | 中央社

牛津大辭典收錄12個加勒比常用詞 展現文化影響力

「牛津英語大辭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今天正式收錄12個加勒比地區常用詞,這讓加勒比地區的語言在主流英語世界中占有一席之地。

美聯社報導,最長的詞是carry-go-bring-come,可追溯至1825年。根據「牛津英語大辭典」,其變體包括bring-back-carry-come及bring-come-and-carry-go,但所有這些詞的意思都相同:指八卦,或散播八卦的人。

在C開頭的詞彙中,還收錄發音可愛的cou-cou,是道由秋葵、奶油和玉米粉製成的加勒比菜餚;還有cou-cou-stick,就是用來做這道菜的攪拌棒。

辭典中新增的另外4個詞彙也與食物有關。其中bulla源自西班牙語bollo,意指麵包捲。根據字典,bulla是一種「來自牙買加的小型圓形扁平糕餅,由麵粉、糖漿、黑糖,以及薑、肉豆蔻、椰子、鳳梨等多種香料和調味料製成」。

在B開頭的詞彙中,還有buss up shut,並非要人閉嘴的粗魯說法,而是一種「油炸的未發酵麵餅,口感酥脆,類似印度甩餅(paratha)或印度煎餅(roti)」,為千里達及托巴哥最受歡迎的菜餚之一。

根據辭典解釋,這個名稱源自加勒比腔調對bust-up shirt的發音,意思是「破爛的襯衫」,據說是因為這種薄餅酥脆的外觀,看起來像破布一樣。

在千里達和托巴哥及其他加勒比地區,同樣受歡迎的還有pholourie,這是一道印度-加勒比料理,由油炸麵團球、磨碎的豌豆和香料製成。

最後一個與食物相關的新詞是saltfish,最早出現於1558年,是所有新增的加勒比詞彙中最古老的,意思就是鹽漬並風乾的魚。

「牛津英語大辭典」收錄約50萬個單字與片語,並詳述詞彙的歷史,其中有些可追溯至11世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