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0°
( 22° / 18° )
氣象
2025-02-01 | 周刊王

與客機相撞釀67死 美黑鷹直升機飛行資料曝光「疑偏離航線釀禍」

與客機相撞釀67死 美黑鷹直升機飛行資料曝光「疑偏離航線釀禍」
帶有起重機的海岸警衛隊船隻在波托馬克河上打撈黑鷹直升機殘骸。(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美國一架黑鷹軍用直升機在1月29日晚間與一架美國航空客機在空中發生相撞事故,最終導致67人罹難。整起事故發生地點靠近華盛頓雷根國家機場(Reagan National Airport)。而目前黑鷹直升機飛行資料顯示,在事故前,黑鷹直升機曾超過規定飛行高度,並偏離既定航線,疑似為本次釀禍主因。

根據《CNN》報導指出,前空中交通管制員蘇根特(Vincent Sugent)在受訪時表示,黑鷹直升機飛行高度過高,可能是這場空難的關鍵因素。若軍方與管制員事先有協議,確保直升機保持在特定高度,然而飛行員沒有遵守的話,這就成為最後一個「未填補的漏洞」,最終釀成悲劇。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也在社群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表示該直升機「飛行高度遠超限制」,強調這是事故發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紐約時報》報導中也提到,直升機的飛行高度限制為200英尺,但實際飛行時,這架黑鷹直升機曾一度上升至300英尺。此外,飛行資料顯示,這架直升機也偏離原定航線,從波托馬克河(Potomac River)東岸航線轉向河流中央,使其更接近機場,也更因此進入客機的飛行路徑。

根據FlightRadar24的飛行記錄,事故發生前兩分鐘,直升機在東波托馬克公園(East Potomac Park)上空維持200英尺飛行。但當它進入波托馬克河上空時,高度迅速上升至300英尺,然後在碰撞發生前的幾秒內再次下降至200英尺。這樣的飛行模式顯示出飛行員可能未能完全遵循飛行計畫,或是在操作上出現偏差。

飛行追蹤公司FlightRadar24發言人佩特切尼克(Ian Petchenik)表示,黑鷹直升機使用的S模式(Mode S),訊號僅能傳輸基本飛行資料,如高度與識別信息,與民航機所使用的ADS-B信號相比,精確度較低。因此,完整了解事故發生的具體原因,仍需依賴飛行數據記錄器(黑盒子)的詳細分析。但即便現有資料仍不完整,也能明顯看出這架直升機當時並未處於正確位置,導致最終與客機產生碰撞。

蘇根特表示,從空中交通管制員的錄音紀錄來看,所有操作都符合標準,沒有任何緊張或混亂的跡象,顯示管制員可能未意識到飛行員已經偏離航線。事故發生的瞬間,飛行高度的變動與飛機的錯誤識別,使得多個因素最終對齊,釀成這場嚴重空難。

也因為發生這起空難,目前美國政府已開始調查直升機是否違反飛行管制規範,並重新審視軍方與民航機場的協調機制,以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