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14°
( 15° / 14° )
氣象
2025-03-30 | 周刊王

Open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像惹議 宮崎駿曾批:對生命的侮辱

OpenAI生成「吉卜力風格」圖像惹議 宮崎駿曾批:對生命的侮辱
宮崎駿早在2016年時,就曾對一段由AI生成的影片,指責是「對生命本身的侮辱」。(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OpenAI最新人工智慧模型GPT-4o日前推出的圖像生成技術,讓用戶只需輸入相關指令,就能生產大量模仿吉卜力(Studio Ghibli)風格的畫面。不過吉卜力工作室創辦人宮崎駿(Miyazaki Hayao)2016年看到AI生成影像時,直言感到「極度噁心」,並強調此舉是對生命的侮辱。另有智慧財產權專家也警告,人工智慧模仿著名創作風格的方式,可能涉及侵犯版權與引起不當使用問題。

《路透社》報導,OpenAI最新圖像生成技術推出後引發熱潮。短短24小時內,社群平台已充斥大量「吉卜力化(Ghiblification)」的名人與場景,包括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Elon Musk)、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魔戒》(The Lord of the Rings)角色。Open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甚至也將自己的社群平台大頭照,換成了一張由AI生成的吉卜力風格圖像。

據了解,用戶透過GPT-4o的圖像生成工具,只需將現有照片上傳,並要求轉換成吉卜力風格,即可輕鬆生成具有宮崎駿手繪風格的圖像。然而,此類生成技術除了引發大量使用與分享熱潮,也掀起對AI是否侵犯版權的話題。

智慧財產權律師布朗(Evan Brown)表示,目前法律對於「AI模仿藝術風格」並沒有明確的版權保護,也意味著OpenAI等公司,生成吉卜力風格的圖像可能不違反法律。然而,問題在於AI經訓練時是否使用受版權保護的內容。例如,要是OpenAI的模型是透過學習大量吉卜力動畫獲得風格,就可能涉及侵權問題。

布朗認為,目前此類的AI運作是遊走在法律灰色地帶,「相關現象引發我們過去幾年來一直在討論的問題:『從網路上抓取內容並用於AI訓練的行為,是否構成侵權』?」

如今包括《紐約時報》在內的多家出版社正對OpenAI提起訴訟,認為該公司未經授權,便將受版權保護的作品用於訓練AI模型。類似的訴訟也同樣針對Meta和AI圖像生成公司Midjourney,指控這些公司侵犯藝術家與出版商的版權。

OpenAI聲明指出,雖然ChatGPT拒絕模仿「特定在世藝術家的風格」,但允許模仿「更廣泛的工作室風格」,表面上看來似乎並未違法,但許多藝術家認為此舉仍是對其創作的剽竊與濫用。

值得注意的是,宮崎駿對AI的反感早在2016年就已昭然若揭。當時他在觀看一段由AI生成的影片時,就稱這些技術的創作者「完全不懂痛苦」,並指責是「對生命本身的侮辱」。此番言論也在AI模仿吉卜力風格的圖像掀起熱潮後,再次引發熱議。

《TechCrunch》報導,Google最近推出的Gemini Flash模型也提供類似的AI圖像生成功能,讓用戶能夠輕鬆生成各種風格的圖片。但在3月間,由於用戶發現此工具有去除圖片水印的功能引發爭議。另在實測中,OpenAI的圖像生成技術,是所有AI圖像生成工具中,被公認最能精確模仿吉卜力風格。即便如此,OpenAI仍然選擇暫緩對免費用戶的開放使用權限,理由是目前的用量過高,也顯示出此類工具的廣大市場潛力。

另外,藝術家奥尔蒂斯(Karla Ortiz)認為,此類由AI生成的圖像是在「利用吉卜力的名聲、風格與聲譽來推銷自己的產品」,對藝術創作者而言,無疑是剝削與不尊重。

報導稱,目前的法律對AI能否合法模仿、生成特定風格的圖像仍不明確,尤其模型是由受版權保護的作品中訓練出來時。另有許多專家認為,即使特定視覺風格本身不受版權保護,但若AI是透過「模仿具體作品的獨特元素」創建圖像,那麼版權問題就變得更加複雜。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