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分手潮」引爆財務危機 美國Z世代人均花近13萬元療情傷

[周刊王CTWANT] 最近流行於歐美等國網上的「3月理論(March Theory)」,是指每年的3月成為許多人分手或發展新戀情的高峰期,但當單身者歷經情感變故後,往往會以花費數千美元的活動彌補心靈創傷。據財務應用程式 「Frich」的數據指出,Z世代(1997年至2012年出生的一代人)在分手後的平均花費3862美元(約新台幣12.7萬元)。金額是以住房、旅行、約會及分手後的消費行為等各項開支累積而成。
紐約郵報報導,有研究指出,許多人在分手後會尋求購物療法、頻繁參加派對或採取其他極端行為來釋放情感,這些行為的花費通常相當驚人。例如,一場「單身女子之夜(Girls’ Night Out) 」的活動花費平均佔研究群體的20%,約為92美元(約新台幣3035元)。此外,有些人選擇更激烈的方式治療情傷,例如抱持「活一次就要好好享受(you only live once,YOLO)」的心態,預訂長達一周的旅遊行程轉換心情。而在選擇這種方式的Z世代中,有20%表示,他們曾為這樣的旅行花費1991美元(約新台幣6.5萬元)。
相較之下,只有18%的人選擇較為經濟的方式,透過參加健身課程或剪頭髮轉移注意力,此類活動的費用約為100美元(約新台幣3300元)。但除了衝動消費,結束一段關係後,獨自承擔每月房租的壓力也可能對個人的財務狀況造成嚴重打擊。許多情侶選擇同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分攤房租」。研究顯示,為了避免獨自支付昂貴的租金,有18%的Z世代選擇維持不健康的關係,甚至有39%的人即使還沒做好心理準備,也選擇與伴侶同居。
在美國紐約市曼哈頓,共享一間單房的情侶可以節省超過5萬美元(約新台幣165萬元),而該城市的單身稅(Singles Tax)在過去3年間更是上漲40%。不過現實情況是,許多與伴侶分攤租金的人,在分手後可能無法立即找到財務支持或資源負擔獨自生活的開銷。
Frich的共同創辦人兼產品總監梅迪納(Aleksandra Medina)表示,「分手不只是情感上的動盪,更是一場財務重置。」她也補充,「當你與對方共享生活(包括租約)時,從搬遷費用到重新調整個人預算的過程,這種轉變可能讓人感到難以承受。」最後,此項研究凸顯了分手後除了情感創傷,也可能帶來巨大的財務壓力,特別是對於以分擔房租來節省開支的年輕世代來說,更是如此。
延伸閱讀
最新國際新聞
-
避免關稅衝突成貿易戰 德國籲冷靜面對川普新政
(4 小時前) -
緬甸強震逾3500人罹難 搜救生還者行動漸收尾
(4 小時前) -
二戰結束80週年 日皇伉儷訪硫磺島追悼戰亡者
(4 小時前) -
不滿北京忽視警告 川普批中國是關稅最大濫用者
(5 小時前) -
石破茂與川普電話會談 盼合作而非片面關稅措施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