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示警:世界商品貿易量轉負成長 美中脫鉤恐致全球GDP萎縮7%

[周刊王CTWANT] 世界貿易組織(WTO)於美東時間16日大幅下調了全球商品貿易增長預期,從穩健增長下調至萎縮,並表示美國進一步加徵關稅及其外溢效應,恐引發新冠疫情高峰以來最嚴重的全球貿易量下滑。
據香港《南華早報》的報導,WTO預測今年全球商品貿易量將下降0.2%,低於去年10月預測的增長3.0%。該組織表示,新預測數據是基於美國在本週初實施的關稅戰措施。
奈及利亞籍的WTO總幹事奧孔約-伊衞拉(Ngozi Okonjo-Iweala)在總部日內瓦向記者表示:「我非常擔憂,全球商品貿易增長轉為負值令人高度關切。」
美國總統川普在意外暫停對十幾個經濟體加徵更高的所謂「對等關稅」前,已對鋼鐵和汽車進口加徵額外關稅,並實施了更廣泛的全球性10%基準關稅。他與中國的貿易戰也進一步升級,雙方針鋒相對地將彼此進口商品的關稅提高至100%以上。
WTO表示,如果川普全面實施其廣泛加徵的關稅,將使商品貿易增長減少0.6個百分點,而與美國相關貿易之外的外溢效應還會再削減0.8個百分點。總體而言,這將導致1.5%的貿易萎縮,成為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的最大跌幅。
奧孔約-伊衞拉解釋:「全球商品貿易量出現萎縮最令人擔憂的是,這會波及整體GDP增長。我們已看到貿易問題可能對金融市場及其他更廣泛經濟領域產生負面外溢效應。」
此外,她還擔憂中美經濟正在相互脫鉤。WTO估計,中美之間的貨物貿易量將在貿易戰之後下降81%——若美國近期沒有政策急轉彎,豁免智能手機、筆電等電子進口產品的關稅,降幅可能還會達到91%。
「如果脫鉤助長全球經濟沿著地緣政治路線分裂為2個孤立陣營,可能產生重大且實質性的深遠後果,」奧孔約-伊衞拉表示,在此情境下,長期來看全球GDP可能萎縮7%。
WTO同時預測2026年貿易將溫和復甦2.5%,並補充,「近期貿易政策變化的空前性意味著,對預測結果的解讀需要比往常更加謹慎。」
「預測一個可信的基準情景實際上已不可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前執行董事托雷斯(Héctor Torres)表示:「『基於規則』的貿易體系正轉變為反覆無常的『基於交易』的失序狀態,任何預測都將取決於各國政府與川普達成雙邊協議的能力。」
16日稍早,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表示,由於貿易緊張和不確定性加劇衰退趨勢,全球經濟增長可能放緩至2.3%。
WTO則表示,美中貿易中斷預計將使中國對北美以外所有地區的商品出口增長4%至9%。其他國家將有機會填補美國在紡織品、服裝和電氣設備等領域的供應缺口。
WTO稱,雖然服務貿易不受關稅影響,但也會因運輸和物流等與商品貿易相關的需求減弱而受到衝擊。更廣泛的不確定性可能抑制旅遊和投資相關服務的支出。
該組織預計,商業服務貿易將在2025年增長4.0%,2026年增長4.1%,遠低於基準預測的5.1%和4.8%。此次預期下滑之前,2024年全球貿易表現強勁:商品貿易量增長2.9%,商業服務貿易增長6.8%。
延伸閱讀
最新國際新聞
-
曾為中世紀歐洲鑄幣中心 捷克銀礦小鎮啟發電玩靈感
(57 分鐘前) -
紐時:川普擬簽行政命令 大幅改組國務院
(1 小時前) -
捷克電玩遊戲結合深度歷史 帶動觀光打進亞洲市場
(1 小時前) -
教宗熬過肺炎乘座駕見信徒 復活節文告籲加薩停火
(1 小時前) -
東京都心「超迷你套房」入居率達99.9% 業者:年輕上班族超愛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