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4°
( 25° / 24° )
氣象
2025-04-18 | 周刊王

全美15州爆發大腸桿菌疫情釀1死!FDA卻「故意隱瞞」原因曝光

全美15州爆發大腸桿菌疫情釀1死!FDA卻「故意隱瞞」原因曝光
隸屬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的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全美15州在去年11月爆發一場與蘿蔓萵苣(Romaine lettuce)相關的大腸桿菌疫情,最終造成數十人染病,並導致1人死亡。像是一位密蘇里州57歲婦女則在喪禮上享用午宴後發病;印第安納州一名9歲男童甚至險些因腎衰竭喪命。然而,這起事件卻從未進入公眾視野,原因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內部發生重大人為疏失,所以決定隱瞞相關資訊。

NBC News的報導,FDA於今年2月悄然結束調查,既未公開說明事件詳情,亦未點名問題萵苣的種植與加工商。根據該媒體取得的內部報告,FDA之所以未公布企業名稱,是因調查人員鎖定病原體來源時,問題萵苣早已全數銷毀。

「本次疫情未發布任何公開聲明。」FDA在報告中僅簡述存在死亡病例,未提供具體細節。事實上,聯邦法律並未強制要求官員公布所有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illness/disease)爆發的詳細資訊。FDA選擇不公開疫情可能基於多重因素,包括病因未明或正與涉事企業私下協商等。

曾在2018至2023年擔任FDA食品政策與應對副局長的雅納斯(Frank Yiannas)指出,近年因應大規模疫情爆發與公眾對食品污染的高度關注,FDA原本已逐步加強透明度,因此「FDA未公開說明或點名生產商的做法令人不安。」雅納斯強調,隱匿關鍵資訊將剝奪消費者的知情選擇權,且部分患者可能至今未察覺病因,而嚴重細菌感染恐導致長期健康損害。

隸屬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的FDA,否認此次的應對失誤標誌其政策轉向。發言人向NBC News聲明:「當有充分證據顯示企業與疫情關聯,且公布名稱不違法時,FDA會在提供消費者具體建議的情況下公開企業資訊。本次調查確認污染源時,疫情已結束且無後續行動建議。」

食品安全倡議者認為,披露資訊對確保民眾銷毀可能冷凍儲存的污染食品至關重要,更能保障消費選擇權。「民眾有權知道誰在銷售問題產品,」前美國農業部官員、現任食安倡議者埃斯金(Sandra Eskin)強調。

然而,隨著川普政府大規模裁減聯邦機構,本月FDA負責食源性疾病公共資訊的團隊多數成員遭解僱,「我們已失去從事件中汲取教訓、預防下次疫情爆發的完整機制,」才剛被裁員的前FDA人類食品公共參與部門主管韋伯(Taryn Webb)表示。

此外,政府另已推遲實施要求食品商與超市快速追蹤下架問題產品的新規。FDA雖稱此舉是為確保合規性,但外界質疑此決策將削弱食安防線。FDA聲明其團隊「持續提供與食源性疾病相關的重要消費者訊息」,包括產品召回與調查資訊。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