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24 | 周刊王

芬蘭科學家首次成功分離出一種全新的巨型病毒。(示意圖/翻攝Pexels)
芬蘭科學家首次解析「巨型病毒」直徑約200奈米 發現更多未知病毒

[周刊王CTWANT] 芬蘭科學家首次成功分離出一種全新的巨型病毒,並將其命名為「於韋斯屈萊病毒」(Jyvaskylavirus),該項重大發現顛覆人們對巨型病毒地理分佈的既有認知,也為病毒在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提供了嶄新視角。
根據外媒報導,研究由於韋斯屈萊大學奈米科學中心主導,研究團隊在分析環境樣本並將其與卡氏棘阿米巴變形蟲進行培養時,首次發現了這種病毒。
於韋斯屈萊病毒的顆粒直徑約為200奈米,體積是流感病毒或新冠病毒的兩倍,大小與某些細菌相當。這項研究不僅證實巨型病毒在芬蘭等北方地區也普遍存在,還發現該病毒與過去於法國發現的馬賽病毒存在親緣關係。
研究團隊透過國際合作,成功解析了於韋斯屈萊病毒的基因組與結構,同時在其他環境樣本中也發現了更多未知的巨型病毒。
於韋斯屈萊大學教授洛塔裡納桑德伯格(Lotta-Riina Sundberg)表示,「這項發現顯示,巨型病毒在土壤與水域等自然環境中比我們先前認為的更加常見,甚至在寒冷的北方地區也有廣泛分布」。
巨型病毒是一類新興病毒,其大小可媲美細菌,通常感染變形蟲與其他微生物。雖然大多數自然病毒對人類無害,但它們在調節微生物族群與維持生態系統平衡方面扮演關鍵角色。
桑德伯格指出,「這項發現將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理解微生物之間的互動,以及病毒在自然界中如何影響整體生物族群的調節機制。」
該研究成果已刊登於科學期刊《eLife》系列,為探索巨型病毒的起源、功能與生態意義邁出重要一步。
延伸閱讀
最新國際新聞
-
-
傳陸阻撓選手赴世壯運 陸委會:沒聽過類似狀況
(14 分鐘前) -
美財長會烏總理 稱兩國應盡快簽署礦產協議
(15 分鐘前) -
法國為教宗降半旗惹議 左翼人士批破壞政教分離
(18 分鐘前) -
瞻仰教宗遺容第2天 信徒排隊4小時等待進入教堂
(2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