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韓SKT遭駭!拿「這理由」阻礙消費者 2日超過7萬用戶攜碼跳槽

[周刊王CTWANT] 韓國電信業者SK Telecom(SKT)近日爆發大規模USIM(用戶識別模組)資安外洩事件,高達2,300萬名用戶資料外洩,引發社會高度關注與政治層級介入。後續南韓國會科學技術情報通信委員會已計劃於6月8日召開聽證會,並傳喚SK集團會長崔泰源(최태원)出席作證,追究企業責任。
綜合南韓媒體報導指出,次資安事故的嚴重性,讓外界聯想到2021年美國T-Mobile遭駭事件,當時波及超過7,660萬名用戶個資,當中包括姓名、出生年月日、社會安全號碼、駕照號碼等敏感資訊。後續美國T-Mobile與受害者達成3億5,000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108億元)的賠償協議,每名用戶最高可獲得2.5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77萬元)的補償。而美國AT&T也曾在2023年發生資訊洩漏,外包公司存儲的8,900萬名客戶數據外流,最終須向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FCC)支付1,300萬美元(折合新台幣約4億元)罰款。
但反觀SKT這邊,雖然對外界表示,僅需3個月,就可以完成所有用戶USIM更換,但用戶反應普遍冷淡。根據通訊業界4月30日統計,單日就有3萬5,902名SK用戶辦理號碼可攜轉移至其他品牌,兩日內合計超過7萬人脫離SKT,轉向KT、LG U+與廉價通訊商。
而儘管SKT開始提供免費更換USIM,但還是讓消費者十分不滿,主要原因在於,SKT拒絕免除違約金,也因為如此,SKT遭到南韓政治人物譴責。
科學技術情報通信部於1日宣布,已下令SKT在USIM供應不足情況解除前,全面暫停新用戶申請。另要求業者研議免除違約金、簡化受害者舉證責任與補償方案。
國會委員會主席崔敏姬(최민희)也於1日當天直言,既然此次事故明顯源自SKT責任,就應立即免除用戶違約金,並質疑業者不願主動承擔義務的態度。
同時,韓國網路安全主管機關「韓國網路振興院(KISA)」於4日公開指出,在對SKT伺服器進行調查過程中,除了先前已知的4種「BPFdoor」型惡意程式,還新發現8種變種惡意碼。這代表攻擊行動可能已擴散至除HSS(主用戶伺服器)之外的更多內部系統,進一步加劇資安疑慮。
儘管KISA持續更新調查結果,SKT則以「案件調查中」為由婉拒對外說明。SKT副社長柳正煥(류정환)於記者會上重申尚無法提供具體細節,僅強調持續進行全面檢查與應對措施。
此外,針對社會關注的違約金免除爭議,國會立法調查處也發表法律見解,指出若事件屬業者責任,依SKT現有用戶契約條款,企業有義務免除解除契約者的違約金。即便條文適用上存爭議,只要業者基於商業判斷或企業名譽考量,自主決定免除賠償亦無違法之虞。對於部分聲音質疑若免除違約金恐涉及「業務背信」,立法單位也強調,只要此舉屬公司長遠利益考量,或能減輕後續集體訴訟與政府懲處風險,即難以構成法律上之背信要件。
目前SKT已備妥100萬張USIM卡,預計至5月底將增至500萬張,並從供應商Thales持續進貨。行動通信事業部長林奉浩(임봉호)表示,自6月起全國2,600間T World門市將優先為預約用戶辦理更換。對於新用戶禁令解除時間,SKT尚未提出具體日期,強調將視各項情況綜合評估。
但社會與政界對SKT消極應對態度仍不滿。崔敏姬批評SKT拖延處理時程,以需經法律判斷與董事會決議為由拒絕立即行動,強調企業若真有誠意,今日即可主動啟動免違約金機制,切勿逃避應負責任。
延伸閱讀
最新國際新聞
-
-
美議員擬針對輝達推動新法案 要求追蹤AI晶片售後位置
(45 分鐘前) -
阿聯學校將推人工智慧課程 從幼兒園開始AI教育
(2 小時前) -
Bybit與St. Paul American Scholars在訪問Bybit總部期間深化雙方的合作承諾
(2 小時前) -
菲放寬官員訪台限制 前駐台代表:有助加強經貿關係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