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31° / 20° )
氣象
2025-05-11 | 周刊王

美國斡旋促成印巴兩國停火 外媒推測:可能無法維持太久

美國斡旋促成印巴兩國停火 外媒推測:可能無法維持太久
巴基斯坦卡拉奇民眾歡呼印巴兩國達成停火協議。(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在印度與巴基斯坦緊張情勢急遽升溫之際,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10日透過Truth Social平台突然宣布,美國已成功促成兩國達成「全面且立即」的停火協議,這個消息讓人十分意外,因為幾天前,美國副總統范斯(JD Vance)才表示印巴衝突「與美國無關」,顯然是有想要置身事外之意,但如今卻宣布成功斡旋,不免讓人感到詫異。但《CNN》認為,美國這次的斡旋並未觸及到印度與巴基斯坦雙方的爭執核心「喀什米爾地區」,因此推斷兩國的停火和平恐無法維持太久。

根據《CNN》報導指出,印巴衝突的導火線是4月發生於印度實際控制的喀什米爾(Kashmir)地區的恐怖攻擊,26名觀光客遭持槍歹徒殺害,引發印度發動報復性空襲。

而巴基斯坦事後聲稱擊落5架印度戰機,但遭到印度官方否認,可根據《CNN》的調查,相關影像證據顯示,印度至少有部分機體遭巴基斯坦擊落。也因為印巴兩國的行動持續升級,這讓美國決策高層不得不出面調停。

美國國務卿魯比歐(Marco Rubio)後續也證實,他與范斯已與印巴兩國的政治與軍事高層溝通,希望在情勢失控前促成共識。

而就在雙方宣布停火的數小時前,印度才攻擊巴基斯坦軍事基地,巴國立即鎖定印度多處軍事與基礎設施,發動火箭、砲擊與無人機進行回擊,巴國境內的的民族主義情緒也隨之高漲。

而在川普宣布斡旋成功後,對於這場停火的談判過程,印巴兩國雙方有不同表述。巴基斯坦政府公開感謝美國介入,稱此舉促成了協議的達成;但印度方面則刻意淡化美國的角色,宣稱這是雙方「直接」協商的成果,並試圖將停火描繪為自身在衝突中的勝利。

報導中提到,無論實際情況為何,在美國的干預下,基本上等於推開了一道早已敞開的大門,因為激烈的軍事對抗對印度與巴基斯坦雙方皆無實質利益。川普本人似乎也期盼將這種「快速促和」模式複製至其他衝突區域,例如俄烏戰爭。相較於烏克蘭戰事已持續三年半,印巴這場短短三天半的軍事對峙即迎來停火,顯得格外戲劇性。

但《CNN》認為,這個停火協議是否真能維持仍存許多問題。像是在協議才剛宣布數小時後,印度控制的喀什米爾即傳出爆炸事件,印巴邊境也再度出現交火指控,顯示衝突並未徹底平息。儘管隨著時間推進,情勢或許會暫時穩定,但根本問題依舊未獲處理。

據了解,在這次美國斡旋的停火協議中,並未觸及雙方長期以來爭奪喀什米爾的核心糾紛。喀什米爾地區為穆斯林人口多數,印度與巴基斯坦皆主張擁有主權,當地甚至有分離主義運動在長年活躍。因此,儘管眼前的危機暫時緩解,喀什米爾問題隨時可能引發新一輪對峙,短暫的停火或許只是風暴前的平靜。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