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致命挑戰「地鐵衝浪」釀死 「演算法涉嫌慫恿」TikTok與Meta都被告

[周刊王CTWANT] 2024年2月20日,美國紐約發生一起死亡事件,15歲少年納薩里奧(Zackery Nazario)在一列開往布魯克林的J線地鐵列車車頂上進行「地鐵衝浪(subway surfing)」,但是當列車通過威廉斯堡大橋(Williamsburg Bridge)時,納薩里奧被一根低矮橫樑撞擊,隨即從車頂跌落至車廂間縫隙,最終被列車輾斃。而也因為如此,Meta與TikTok都被美國紐約州高等法院提起過失致死、產品責任疏失等訴訟。
根據《cybernews》報導指出,納薩里奧死亡後,其母諾瑪(Norma Nazario)在納薩里奧的社群帳號中發現多支與「地鐵衝浪」相關的影片,隨即控告Meta與TikTok等社群平台,指控他們的演算法不僅未加限制,反而透過推薦機制,讓她年僅15歲的兒子沉迷於這類危險內容。
後續該案由紐約州最高法院紐約縣(New York State Supreme Court, New York County)受理,案件編號為151540/2024。審理此案的法官戈茲(Paul Goetz)在6月的一項裁定中認為,諾瑪控訴Meta與TikTok所提供的內容演算法具「慫恿」性質屬實,並認為兩大平台針對像納薩里奧這樣的青少年「主動識別並推送危險挑戰」,已超越《通訊端正法》第230條(Section 230 of the federal Communications Decency Act)所保障的中立平台角色。
戈茲裁定,原告得以繼續對Meta與TikTok提起過失致死、產品責任與疏忽等訴訟,但駁回了諾瑪對紐約大都會運輸署(Metropolitan Transit Authority,MTA)的訴求。戈茲認為,地鐵衝浪的危險性在「本市生活的現實情況」下應為常識,不能歸咎於運輸系統本身。
後續Meta與TikTok在聲明中皆表示對此事件「深感心碎」,但強調依據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與《通訊端正法》第230條,他們對使用者所產出的內容依法享有豁免責任。目前兩家公司與其律師尚未對裁定內容進行進一步評論。原告律師與MTA亦未對媒體的查詢做出回應。
根據紐約市警方統計,截至2024年已有至少6人因從事地鐵衝浪而死亡。
延伸閱讀
最新國際新聞
-
-
外交糾紛加劇 美國與哥倫比亞互相召回外交官
(53 分鐘前) -
俄軍539架無人機11枚飛彈襲烏克蘭 開戰來最大規模
(54 分鐘前) -
死亡議題藝術展北京揭幕 盼帶動民間多元討論
(1 小時前) -
貫徹美國優先 川普下令國家公園對外國觀光客漲價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