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0°
( 32° / 29° )
氣象
2025-07-05 | 周刊王

秘鲁天然氣管線工程挖到寶 發現千年以前木乃伊

秘鲁天然氣管線工程挖到寶 發現千年以前木乃伊
(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秘魯首都利馬(Lima)近期正在進行一項公用天然氣工程,沒想到過程中,公用事業公司Cálidda的工人意外挖出一具保存良好的古代木乃伊,發現地點是利馬郊區的普恩特皮耶德拉區(Puente Piedra),這具木乃伊被埋藏於距地面僅約20英寸處,出土時呈坐姿,身體包裹於布料之中,頭髮仍留有深棕色。依據初步鑑定,這具女性遺骸可追溯至約1,000年前的昌凱文化(Chancay culture),存在年代約介於西元1000年至1470年之間,時間上早於印加帝國的興起約400年。

根據《福斯新聞》報導指出,Cálidda公司考古學家阿里亞加(Jose Aliaga)表示,此地很可能是前西班牙時期的墓地。在秘魯海岸地區、尤其是利馬一帶,經常能發現與葬儀有關的遺跡,包括木乃伊、墳墓與其他埋葬結構。儘管該區過去已轉型為勞工階層社區,但仍有大量未開發土地底下藏有珍貴文化遺產。

這具木乃伊的發現,為利馬400多處登記考古遺址再添新例。秘魯考古學學院院長達倫(Pieter Van Dalen)表示,這種坐姿木乃伊是昌凱文化中常見的葬儀形式,有些木乃伊甚至以雙手遮臉,呈現獨特的文化象徵。由於秘魯海岸地區的乾燥氣候與沙漠環境,使這些木乃伊得以自然保存數百年,甚至上千年。

考古人員推測,此次發現的遺骸可能屬於一名生活於昌凱社會中的女性漁民。昌凱文化以沿海漁撈為主,社會結構簡樸,並發展出獨立的埋葬與儀式系統。Cálidda考古監測計畫負責人巴哈蒙德(Jesús Bahamonde)則表示,這起發現再次證實了該地區地底下仍蘊藏許多尚未揭示的文明線索。

報導中提到,利馬位處由安地斯山(Andes)流出的三條河流所滋養的谷地,地理位置與氣候條件讓它自古以來便是人類聚落的重要據點。早在人口規模成長到如今的1,000萬人以前,這座城市的地下便藏著數千年的人類活動痕跡。在西班牙於1535年殖民該地區前,利馬早已是多個本地文化的匯聚之地。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非利馬首次有類似發現。2025年稍早,秘魯官員也曾宣布於首都地區挖出一具可追溯至5,000年前的女性遺骸,其地位極可能為當時社會的貴族或神職人員。

此外,全球對木乃伊的研究仍持續進行,包括近期在奧地利對一具18世紀木乃伊的研究中,發現其因罕見的防腐技術而保存完好,顯示木乃伊文化並非秘魯所獨有,但其獨特的自然環境與葬儀傳統確實為考古界提供豐富素材。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