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掩蓋「蘿莉島案」?川普政府不顧家屬反對 解密FBI對金恩博士的監控檔案

[周刊王CTWANT] 儘管遭到非裔民權運動的主要領導人馬丁·路德·金恩(Martin Luther King Jr.)家人及其生前領導的民權組織的反對,川普政府仍在美東時間21日公布了聯邦調查局(FBI),對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監控檔案。這批在1977年首次由FBI彙整並移交國家檔案與紀錄管理局(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的記錄,原先受法院命令封存至今。
據《美聯社》的報導,現年67歲的馬丁·路德·金恩三世(Martin Luther King III)與62歲的伯妮絲·金恩(Bernice King)在聯合聲明中強調,父親遇刺案數十年來雖引發公眾強烈好奇,但此事對家屬而言具有高度私人性質,呼籲大眾「必須將檔案置於完整的歷史脈絡中審視。」據悉,伯妮絲在父親39歲遇害時年僅5歲,金恩三世當時才10歲。
金恩家族在提前取得檔案後已組成團隊審查,即使政府開放公眾調閱後仍持續研究。檔案內容包含FBI在金恩遇刺後獲取的線報,以及中央情報局(CIA)對金恩生前轉向國際反戰與反貧困運動的密切監控細節,但目前尚無法確定這些文件是否會對金恩生平、非裔民權運動或其遇害案提供新的見解。
「作為金恩博士與其遺孀柯瑞塔·史考特·金恩(Coretta Scott King)的子女,父親的悲劇性死亡對我們是刻骨銘心的傷痛,對他的妻子、子女以及他未曾謀面的孫女來說都是毀滅性的損失,這場悲劇已折磨我們家庭超過57年。」聲明寫道,「我們請求查閱這些檔案的人們,能以同理心、克制力與尊重態度對待我們家族的哀慟。」
聲明也重申家族長期以來的立場,即便暗殺金恩博士的詹姆斯·厄爾·雷(James Earl Ray)的確有罪責,也絕非獨自犯案。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DNI)加巴德(Tulsi Gabbard)稱此次解密「史無前例」,許多檔案屬首度數位化,並讚揚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推動這次的解密案。川普競選時曾承諾公開1963年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總統遇刺案的相關檔案,上任後於1月簽署行政命令,要求解密前總統甘迺迪、前司法部長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與金恩的遇刺檔案。約翰·甘迺迪檔案已於3月解封,羅伯特·甘迺迪部分檔案則於4月公開。
加巴德辦公室聲明中還引述了金恩侄女艾薇達·金恩(Alveda King)的發言,「感謝川普總統的透明度。」這位直言不諱的保守派人士,在多項議題上都與金恩家族的立場相左,包括此次的檔案公開。司法部長帕姆·邦迪(Pam Bondi)的社交帳號則發布了與艾薇達的合照。
此次檔案公開除履行川普的行政命令外,也為其轉移民眾焦點提供新的素材。當前川普政府正因不願公開2019年淫魔富豪艾普斯坦(Jeffrey Epstein)的獄中自殺案,以及「蘿莉島」未成年性犯罪的名單,而面臨極右派支持者的強烈不滿。18日,川普雖命令司法部向法院申請公開艾普斯坦案的大陪審團證詞,但未全面解封所有檔案。
雖然伯妮絲與金恩三世在聲明中未提及川普,但民權領袖阿爾·夏普頓(Al Sharpton)批評:「川普公開金恩遇刺的檔案,與透明度或正義無關,只是企圖轉移民眾對艾普斯坦案風暴,以及其在MAGA基本盤中信心崩潰的注意力。」
由金恩遺孀創立、現由伯妮絲領導的金恩中心(The King Center)聲明則將檔案公開形容為「不合時宜的干擾」:「當美國與全球社會正面臨無數迫切議題與不公義時,此舉既不幸且出現在錯誤的時機。我們應以實踐金恩博士追求真正和平的精神,來回應對其遇刺案的關注。」
這批原定封存至2027年的檔案,因司法部律師請求聯邦法官提前解封而公開。學者、歷史愛好者與記者已準備研究1968年4月4日金恩在田納西州曼非斯(Memphis)支援清潔工人罷工時遇刺的新線索。對此,金恩在1957年共同創立的南方基督教領袖會議(Southern Christian Leadership Conference)與金恩家族均反對公開解密,並指控FBI當年對金恩等民權人士的監控屬非法行為,旨在抹黑其聲譽與非裔民權運動。
早有歷史記錄顯示,時任FBI局長約翰·埃德加·胡佛(J. Edgar Hoover)對金恩等「激進分子」的異常執著。先前公開的FBI檔案揭露胡佛下令竊聽金恩電話、在旅館房間安裝竊聽器,並利用線人收集包括婚外情在內的私生活證據。
金恩子女在聲明指出,「父親持續遭受胡佛透過FBI主導的侵入性、掠奪性且極度擾亂的虛假資訊與監控行動。這些行動不僅僅只是監視,更意在摧毀金恩博士聲譽與整個美國民權運動,既是侵犯隱私,更是對真相的蓄意攻擊,旨在削弱爭取正義者的尊嚴與自由,打壓挑戰現狀者。」
金恩家族表示「支持透明度與歷史問責」,但「反對任何對父親遺產的攻擊或利用其散播謊言的企圖」。即使在民權運動促使國會與時任總統林登·詹森(Lyndon B. Johnson)通過1964年《民權法案》與1965年《投票權法案》後,美國政府對金恩的敵意仍持續加劇。
取得立法勝利後,金恩轉向經濟正義與國際和平議題,批判貪婪的資本主義與越戰,主張政治權利不足以確保社會正義,但胡佛等當權派視其為共產主義威脅。
據悉,暗殺金恩博士的雷在認罪後又翻供稱,他是與政府特工一同策劃或犯案的,且直至1998年死亡前仍如此堅稱。而金恩家族也始終質疑雷單獨犯案的可能性,金恩遺孀柯瑞塔甚至曾要求重啟調查。然而,1998年時任司法部長珍妮特·雷諾(Janet Reno)重審後仍維持1969年司法判定的「雷是唯一兇手」的結論。
如今伯妮絲與金恩三世也在最新聲明中重申「雷是被栽贓」的觀點,並引用1999年金恩家族在曼非斯提起的民事訴訟結果,也就是陪審團認定金恩遇刺案存在陰謀,「我們將評估新檔案是否提供超越家族既有認知的資訊。」並嚴正關注檔案解密後引發的政治效應。
延伸閱讀
最新國際新聞
-
-
柬泰邊境開打柬前總理洪森卻遭爆搭機落跑 柬國駁斥謠言控其為泰方炒作
(38 分鐘前) -
海基會舉辦台生研習營 鼓勵認識中國大陸增進理解
(44 分鐘前) -
澳洲前總理籲美加倍援助印太 抗衡中國影響力
(46 分鐘前) -
全球口腔專家將齊聚上海參加2025世界口腔醫學大會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