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7°
( 27° / 27° )
氣象
2025-07-22 | 周刊王

駭客資料轉手販售!美新創公司助討債與商戰 5000萬人隱私遭踐踏

駭客資料轉手販售!美新創公司助討債與商戰 5000萬人隱私遭踐踏
(示意圖/pixabay)

[周刊王CTWANT] 近日有消息指出,一家名為「Farnsworth Intelligence」的私人情報新創公司,不僅取得駭客從全球超過5000萬台電腦中盜取的個人資料,甚至還將這些個資轉賣給討債公司、正在辦理離婚訴訟的配偶,或是企業為了挖角競爭對手客戶銷售對象來牟利。

根據《404 Media》報導,「Farnsworth Intelligence」這家公司表面標榜合法經營,但販售的其實正是過去黑市駭客才會交易的資訊內容。

Farnsworth Intelligence販售的資料來自於名為資訊竊取(infostealer)的惡意軟體,通常隱藏在盜版軟體內,受害者電腦一旦遭駭,駭客即可竊取其Cookies、帳號密碼、甚至各類瀏覽器內自動填入的個資,包括地址或帳單資訊。該公司將這些被盜資料重新包裝後公開販售,並列出多種用途,包括為債務追查找到債務人現居地址、提供高額訴訟或離婚案件可用的重大證據,甚至幫助企業挖掘競爭對手潛在客戶名單。

該公司提供兩種服務,其一為「Farnsworth's Infostealer Data Platform」,提供完整遭駭者明文密碼,申請者需聯絡公司並說明用途,範圍涵蓋私人調查、情報、新聞業、執法、資安、法規遵循、智慧財產或品牌保護等。

另一項則是infostealers.info,開放任何人使用,僅需支付最低50美元便可查詢資料。平台雖未曝光完整密碼,但仍包含大量敏感資訊,最近更新增自動填入資料搜尋功能,能查詢帳單地址等。404 Media曾實測,僅用50美元即可查得美國紐約史泰登島(Staten Island)與印度等多筆私人住址。

資安專家指出,這些行徑不僅違反道德,更疑似涉及法律問題。電子前哨基金會(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EFF)專家昆廷(Cooper Quintin)批評,Farnsworth販售被竊資料牟利,讓原本已受害的人再次受害,這些資料甚至可能被警方用於無須搜索票下的監控,或被詐騙犯、跟蹤者進一步濫用。

電子隱私資訊中心(Electronic Privacy Information Center,EPIC)法律顧問施羅德(Calli Schroeder)則表示,Farnsworth所列用途恐涉違法,舉例來說,許多法院並不接受非法取得之資訊作為證據,美國曾有法院在Ashley Madison洩漏案中裁定該資料仍屬保密資訊,無法作為證據,多數法官也不允許於離婚訴訟中使用此類資料。

施羅德指出,若企業利用這些資料建立競爭對手客戶名單,極可能涉及企業間諜或商業機密侵權。她痛批Farnsworth此舉噁心且掠奪性,等同協助並促成受害者的二次剝削,還以此為傲,顯示道德破產在此產業已成常態。而截至目前為止,Farnsworth尚未做出任何回應。

資安研究人員表示,操控資訊竊取軟體的駭客常透過Telegram頻道販售這些資料,其他不法分子付費即可存取。404 Media曾詢問Farnsworth是否從駭客手中購買資料再行包裝,該公司未回應。不過類似公司如Hudson Rock曾藉此揭露美國FBI通緝犯名單上兩名嫌疑人,資安公司RecordedFuture也曾發現3,334筆用於存取兒童色情網站的帳號憑證,並據此鎖定兩名人士。

昆廷表示,販售失竊手機違法,販賣資料的Farnsworth,其行徑就是犯罪。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