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28°
( 29° / 27° )
氣象
2025-07-30 | 周刊王

川普重塑世界秩序!印度學者曝台灣的風險與轉機:別把雞蛋全放在華府籃子裡

川普重塑世界秩序!印度學者曝台灣的風險與轉機:別把雞蛋全放在華府籃子裡
(示意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當今世界變得越來越難以預測,不再以規則為基礎,而是更多地受到強人領導者的衝動與短期利益交易所主導。對此,印度地緣戰略家切拉尼(Brahma Chellaney)指出,在這樣的局勢下,台灣的命運將深受全球強權如何應對日益自信的中國所影響。在這個日益動盪的世界中,台灣既面臨危機,也蘊藏機會。

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CPR)的策略研究教授切拉尼表示,台灣的前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國際社會能否妥善處理與中國的緊張關係,亦或是陷入誤判導致局勢失控,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重返白宮,使全球的不確定性再度加劇。他變化無常、以個人風格主導的外交政策,不僅令盟友感到憂心,也讓對手無所適從。川普似乎將外交事務當作一場實境秀來操作。

然而,弔詭的是,這種全球性的不可預測性,或許反而為台灣帶來意外的嚇阻力量。切拉尼認為,對中國而言,激怒美國的風險,如今可能遠高於以武力奪取台灣的誘因。

切拉尼點出,川普的外交風格更多是憑直覺行事,而非依循長遠戰略。與過去那些透過聯盟與條約來鞏固美國承諾的總統不同,川普更像是一位房地產開發商:交易導向、衝動決策、經常忽視歷史脈絡。

對台灣而言,這樣的作風引發一連串令人焦慮的問題,也就是在1位曾質疑北約(NATO)價值、威脅撤離駐韓美軍,並曾暗示可能犧牲台灣來與中國達成協議的總統治理下,台灣是否仍能信賴美國的安全保障?

切拉尼指出,在一位對民主價值觀立場曖昧,並以短期利益為核心思考的領導人面前,台灣極可能被當作1枚交易籌碼,甚至遭到拋棄。川普過去在對中國的強硬言論與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示好之間擺盪不定。他的不可預測性令台北陷入混亂,更可能在北京造成誤判,導致局勢失控。

然而,不可預測性並不總是戰略上的劣勢。對於台灣而言,這樣的混沌,反而可能形成某種程度的嚇阻作用,尤其當對手是一個如中共般極度重視維穩與風險管控的政權。

川普日前對伊朗發動突襲式軍事打擊,幾乎沒有事前警告或協商,此舉震撼了各國領導人。對北京而言,這是一個清楚的訊號:在川普領導下的美國,可能不再以外交克制為優先,而會直接以軍力回應中國的挑釁。

儘管伊朗遠非中國這樣的軍事及經濟大國,也缺乏核彈和跨洲核打擊能力,但切拉尼表示,北京本質上仍對進入一場可能無法掌控的戰爭抱持極大戒心。美國軍方在印太地區依舊具備無可匹敵的投射戰力,事實上,川普的反覆無常結合美國的軍事優勢,可能迫使中國重新評估其對台動武的時程與戰略。

雖然習近平仍將「統一」視為歷史使命,但他不得不在國內風險恐因入侵台灣加劇的背景下重新權衡,包括經濟停滯、人口老化、國際形象受損,以及黨內派系角力升溫等問題。切拉尼稱,川普的回歸,加劇了美中經濟對抗與戰略壓力,只會進一步凸顯這些挑戰。

與此同時,全球地緣政治格局正在發生轉變,這為台灣帶來風險與機會並存的局面。一方面,川普對傳統盟友的不信任削弱了民主陣營的凝聚力,而這恰是過去支持台灣外交與軍事安全的重要力量;但另一方面,區域內從日本、南韓,到菲律賓與印度,對中國擴張行為的警覺,也促使各國以更積極的姿態加強防務合作,儘管這些合作多半是低調與非正式的。

歐洲方面,對台灣的關注也日益升高。雖然川普對歐盟(EU)的輕視可能削弱跨大西洋的戰略協調,但歐洲議會以及數個關鍵歐盟成員國,已公開表態反對台海現狀遭到片面改變。這些外交成果雖然規模不大,卻在危機時刻為台灣提供了更寬廣的國際支持網路。

切拉尼分析,總體而言,台灣正處於一個不穩定變局中,在這樣的世界裡,無論是嚇阻還是外交斡旋,都不再理所當然。川普的第2任期為本就紛亂的國際秩序增添了更多戰略迷霧。雖然這層迷霧,未必完全對台灣不利。然而,倚賴不可預測性的嚇阻力量本質上還是脆弱的,它無法取代一個穩健、長期的國安戰略。

台灣必須保持高度警覺,持續強化非對稱防衛能力,深化與各國的非正式安全合作,並強化國內社會的韌性。同時,切拉尼提醒,台灣也不能將所有雞蛋都放在華府的籃子裡,尤其是當美國正由1位屢次挑戰傳統、制度及規範的領導者掌舵時。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