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
32°
( 35° / 27° )
氣象
2025-08-31 | 周刊王

普丁暗批日本軍國主義復活 抨擊「虛構的中俄威脅」

普丁暗批日本軍國主義復活 抨擊「虛構的中俄威脅」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圖/達志/美聯社)

[周刊王CTWANT]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在啟程訪中前夕,以書面方式回覆專訪,談及即將於8月31日抵達中國,屆時將會先赴天津出席上海合作組織(SCO)峰會,9月2日於北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9月3日再參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普丁強調,此行將以共同紀念歷史與拓展務實合作為主軸,並表示兩國將在政治、經濟、人文與多邊議題上全面深化協作。

根據《新華社》報導,普丁回顧今年5月習近平訪俄與勝利日80週年慶典的互動,形容那次會晤為雙邊關係帶來象徵性提升。

在談及歷史記憶時,普丁強調蘇聯與中國在二戰承受最沉重的人員損失,並在對抗納粹與日本軍國主義上發揮關鍵作用。他列舉1937年至1941年間莫斯科對華軍援數據,包括1,235架飛機、數千門火炮、數萬挺機槍,以及經由中亞通往新疆的補給通道。

普丁將哈桑湖、哈爾哈河戰役及1945年滿洲戰略進攻行動視為重要節點,並認為中國的持續抵抗使東京在1941至1942年間未能對蘇聯「背後捅刀」,讓紅軍得以集中兵力粉碎納粹德國。

普丁同時強調,俄中雙方將共同反駁任何企圖改寫二戰史或美化軍國主義的言行,並指出相關戰後安排與裁決已被納入聯合國憲章。

在現實政治層面,普丁指出,雙邊經貿已創新高:自2021年以來,雙邊貿易額增加約1,000億美元;以本幣結算已成主流,美元與歐元占比明顯下降。能源合作方面,俄羅斯對華石油與天然氣供應持續居前,「西伯利亞力量」天然氣管線自2019年投運以來,累計供氣逾1,000億立方公尺。遠東新路線規劃於2027年啟用,雙方並合作推進北極液化天然氣專案。

農產品與食品出口方面,中方已開放進口俄羅斯豬肉與牛肉。工業合作上,俄羅斯已成為中國汽車出口的重要市場,雙方推動家電本地化生產,並啟動高科技製造與基建項目,在建材產業擘劃大型合作藍圖。

人文交流同樣持續升溫。普丁指出,《至2030年俄中人文合作路線圖》下共有逾百項目正在推進,2024—2025「俄中文化年」活動在兩國獲得熱烈反響。學術交流上,目前有逾5.1萬名中國學生在俄求學,約2.1萬名俄羅斯學生赴中就讀。

科技創新合作方面,莫斯科國立大學與北京大學正籌建基礎研究聯合機構;電影產業已推出合拍片《紅絲綢》,並簽署《電影製作行動計畫》,預期更多合拍案將落地。旅遊也快速回升,2024年雙向人次較前期增加1.5倍,達280萬。

在多邊平台上,普丁將上合組織形容為「不針對第三方、尊重各國國情」的機制,並期待天津峰會及「SCO Plus」會議為組織注入新動力。俄中在聯合國合作也提升至新高度,雙方支持「捍衛聯合國憲章之友小組」,主張安理會應納入更多來自亞洲、非洲與拉丁美洲的成員。他也談及G20與APEC,認為與中國協同可使議題更貼近「全球多數國家」的關切。

普丁進一步指出,金磚國家框架下,俄中正推動擴大成員經濟合作機會,包括基建融資與安全議題處理能力,並反對歧視性貿易制裁。國際金融體系方面,他重申支持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主張建立更加公平的機制,讓所有成員能依照實際經濟份量平等使用。

對雙邊政治關係,普丁以「戰略協作的穩定基石」形容俄中關係,稱俄方提出在歐亞打造「平等且不可分割」的安全架構,與北京的全球安全倡議互相呼應。他並對習近平給予高度評價,讚其重視歷史、具戰略眼光與全球視野,且在國際對話中始終保持尊重與平等。

日媒《產經新聞》則以日本視角關注普丁談話,指普丁批評日本炒作「虛構的中俄威脅」,並抨擊日本正走向軍國主義復活。但在回顧歷史時,他並未提及國民黨軍在抗日戰場上的角色,也避談冷戰時期的中蘇對立。

延伸閱讀

Google新聞-PChome Online新聞

最新國際新聞

延伸閱讀